清晨被一片靜謐的水色叫醒,不遠處水社大山林中傳來陣陣的鳥鳴聲,繡眼畫眉、紅山椒、五色鳥,像迎接好久不見的旅人唱起了日月潭獨有的歡迎曲,這是日月潭湖邊飯店獨有的山明水秀,洗滌了一身風塵僕僕。
日期:2023-10-05
(今周刊1397)近年致力打造高齡友善社區的老年學專家秋山弘子,除了積極推動產官學合作外,在消除年齡歧視上亦不遺餘力,「因為,高齡者是重要勞動力!」
日期:2023-09-27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與大同國小合作,在仍有學生的校園,用閒置校舍打造日照中心,創下全台首例。校方和院方每學期規畫「青銀共學」課程,讓長者和小朋友並肩學習,尊重包容的心境轉變就此發生。
日期:2023-09-13
在媒體業工作42年,動腦雜誌前社長王彩雲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如果有人說,有別的工作比我在動腦,特別是編輯的工作更有趣,那我未免也太沒面子了!」對這個熱愛天天動腦的優秀女性,老天卻開了一個大玩笑。在2017年、王彩雲64歲時,被診斷出額顳葉失智症,動腦雜誌發行人吳進生談起自己結髮46年的妻子,自責地反省:「為什麼我沒有早點察覺呢?」
日期:2023-09-07
生兒育女的目的是什麼?對做父母的而言,除了享受子女的情感回饋,栽培下一代,剩下的就是責任、花錢和辛苦。他養你小,你養他老,這不是最基本的人倫嗎?
日期:2023-09-05
我們已經知道恐懼其實就在心裡,也知道自己怕的是什麼。所以,現在要來理解恐懼的背後帶有什麼意義。
日期:2023-08-28
知名製作人「寬姐」邱瓈寬的恩師裴祥泉於8年前病逝,生前立下遺囑「家裡人一毛錢都不給」,並將逾2億元遺產分給愛徒邱瓈寬、製作人楊智明,引發爭產風暴,裴的弟妹們不滿,興訟訴請「確認遺囑無效」,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裴祥泉遺囑無效,邱瓈寬不服,提起上訴,二審高等法院改判邱瓈寬逆轉勝,即遺囑有效,本案還可上訴。高等法院審理時認為,裴祥泉預立遺囑時,已將擔任遺囑見證人的陳、謝二人排除於受遺贈者之外,且遺囑載明「我孤家寡人,沒家庭,也沒什麼好留戀的,家裡人一毛錢都不給」,自不宜無視裴祥泉立遺囑時之真意,漠視其於遺囑前言所表示「家裡人一毛錢都不給」心願,反使其遺產全歸其法定繼承人取得,因此判決遺囑有效。為什麼都立了遺囑,還是不能按照心意分配遺產?究竟要如何把遺產,留給想要給的人?(原文刊載於2023/3/31,更新時間為2023/8/23)
日期:2023-08-23
美國眾議院25日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以保障台灣參與全球事務。美眾議員匡希恆(John Curtis)宣布這個好消息,表示法案主張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不涉及台灣,目的在對抗北京當局排除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企圖。他強調,該法案是美方重申對台承諾,並反對中國利用國際組織扭曲台灣地位企圖的重要一步。
日期:2023-07-26
藝人黃子佼6月遭女網友爆料性騷擾後,6/19開直播道歉,週三(7/19)晚間首次發文,文章長達2.1萬字,他說自己這一個月先處理各種情緒,無法接觸外界的事物與話題,持續在懺悔、反省、後悔、反思。他說週五是太太孟耿如的生日,在他被救回來後,「黃子佼3.0,會帶著手頭上所剩無幾的愛行進。那些曾經擁有的榮耀,已成灰燼,但我會牢牢記著,轉化為燃料,篳路藍縷」。
日期:2023-07-20
中國高溫持續,出現30多歲母親捨不得開冷氣機,還將家中唯一電風扇讓給孩子,導致「熱射病」身亡。熱射病即是中暑,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表示,三總今年至今已接獲3例中暑病例,除了一名爬山中暑的國中生,其中有兩例都是長者在家沒有開冷氣,等家人回家發現時,已昏迷倒地,送醫立即插管治療,送進加護病房。
日期:202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