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就醫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就醫共有2291項結果
生活消費

食物過敏的人越來越多,「這2類」恐困擾終生...標榜改善體質益生菌吃了有效嗎?食藥署這麼看

台灣食物過敏逐年增加,根據統計,兒童與成人盛行率分別增加約1.3至2倍,且不論哪個年齡層,蝦、蟹等「有殼海鮮」都是過敏原冠軍,醫師指出,花生在國小學童中,屬於第二多的過敏原,家長須特別留意。整體而言,帶殼類海鮮及花生過敏者,比較會終身存在過敏反應,僅約5分之1的花生過敏者,會產生耐受性。

日期:2024-05-29

健康

發燒、食欲差、長小水泡⋯家長要留意 腸病毒正處流行期 幼童接種怎麼做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二○二四年五月十九日至二十五日因腸病毒就診人次已達一萬五千餘人,預估五月底仍處流行期不可輕忽!該如何保護家中孩童?疫苗怎麼選?

日期:2024-05-29

傳產

評選爭議把她推到風口浪尖 卻不驚慌 北影總監李亞梅的 不妥協電影人生

李亞梅從電影行銷達人,轉而接任台北電影節總監,一路大刀闊斧改革,即使毀譽皆有,但她心裡的目標始終明確。

日期:2024-05-29

政治社會

勤務過多、考績不合理、諮商機制不完備…… 近五月爆七警察自殺 該如何止血?

近日竹東警局傳出槍響,倒地的年輕身影,成為近五個月內,第七個自殺的員警。警政署近年雖引進委外諮商,但監察院報告直指成效低。背後關鍵究竟在哪裡?又該如何拆彈?

日期:2024-05-29

科技

台灣第三代生技公司勝券在握

台灣第三代生技公司涉及更多科學發現,業者能獲取藥物成功後更大比例的最終價值,且專攻高價值適應症用藥,又有低成本優勢。現在,是台灣生技業發動攻擊的時刻了!

日期:2024-05-22

政治社會

影/中捷砍人嫌犯背景曝光,父母震驚不知情…這群人為何能壓制他?關鍵「3大密閉空間防身術」都辦到了

中捷周二(5/21)上午發生隨機持刀攻擊事件,20歲嫌犯持菜刀以及刺刀在車廂內揮舞,造成3位民眾受傷,而嫌犯自己也有多處割傷,同步送往林新醫院救治,是否為隨機砍人警方還在偵辦中,將朝向殺人未遂罪偵辦。台中市長盧秀燕前往林新醫院探視傷者後表示,中捷將負起全額醫藥費,也會派員服務市民傷患、同步提供慰問金,其中17歲傷者的父親表示,家中經濟還能負擔,希望用孩子名義將慰問金捐給台中市救助專戶。據了解,20歲嫌犯就讀高雄某醫專護理科,目前應在醫院實習,但卻因不明原因暫停實習,會選擇捷運是想自殘,但卻沒有勇氣,竟因此在車內持刀亂砍人。戒護送醫時,嫌犯在擔架上痛哭喊:我還不想死、對不起,而嫌犯父母北上配合檢警釐清案情與犯案動機,父母也是接到警方通知,才知兒子犯下此案。嫌犯父親直言兒子錯了,真的錯了,他說,兒子都在實習比較少聯繫,而且現在重要的不是他的孩子,是被傷到的人:「我們要趕上去看3名傷者,因為那是別人的小孩,不該讓他們受傷害」。而校方表示,他是四年級學生,一年級確實有過情緒問題,但輔導後即很正常,未來如果符合重新實習的條件、經醫師評估可以重新安排。有人質疑,是否社會安全網出現漏洞?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簡任技正李炳樟表示,目前難以確定嫌犯犯案是否精神恍惚但「他意識清楚買刀具,我們是很懷疑」。他也說明外界關注社會安全網的運作,目前社區定期接受關懷訪視的精神疾病個案約有10萬人,衛福部透過健保推動長效針劑,協助能規律就醫用藥,關懷訪視員部份,在社安網2.0計畫逐年補助下,目前已達1:50到60左右,目標要在2026年達到1:30。

日期:2024-05-21

政治社會

蔡英文520前特赦陳水扁無望?府方給答案:無此決定!為何無法趕最後一天「關鍵在這」

前總統陳水扁是否能在520前特赦引發各界議論,有報導指蔡英文將在週五(5/17),也就是520前最後一個上班日宣布特赦。知情幕僚表示,由於內閣已於16日總辭,進入看守階段, 根據往例將不再核定重大政策。因此,即使蔡英文特赦陳水扁,行政院也無法進行副署,所以在17日宣布特赦的說法,並不成立。依據《憲法》第37條,總統依法公布法律,發布命令,須經行政院院長之副署,或行政院院長及有關部會首長之副署。對此,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晚間說明,實際上相關程序都必須依法進行,並且也無此決定。兒子陳致中晚間也重申,海外帳戶資產絕非不法所得,若最終陳家可自由決定款項用途,願全數作為國家社會公益使用!

日期:2024-05-16

房地產

人口不到四萬地區 卻吸竹科人南下一次買三戶 台積來了 嘉義太保房價一坪衝36萬虛實

嘉義房市正迎來新一代買主,近半年來,不乏外地投資客看好當年台積電設廠所延伸的剛性需求,狂掃高鐵站附近預售屋,嘉義房價短期內暴衝現象恐暫難停歇。

日期:2024-05-15

健康

2024永續健康未來醫療趨勢論壇5/11登場!近20位權威講者、醫界領袖同台,聚焦5大趨勢

2024年是台灣邁入新時代的關鍵時刻,疫後醫療新型態漸漸成型,衛福部日前通過《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草案,今年4月正式上路,將進一步落實遠距醫療的方便性與普及性。由高雄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中華民國高雄醫學大學校友總會、天晟醫院主辦,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台灣醫事法律學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協辦2024永續健康-未來醫療趨勢論壇,訂於5月11日假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101會議室舉行。

日期:2024-05-07

稅制

養愈多人愈節稅?4種人報扶養「少繳稅還能退稅」!扶養怎麼報?免稅額有多少?條件、門檻懶人包

綜合所得稅申報5月開跑,申報扶養親屬可抵扣稅額,讓不少民眾想知道,除了父母、小孩,還有哪些親屬或家屬可以報扶養?據財政部說明,報養愈多人節稅效果愈大,甚至可以退稅,不過,相關年齡規定不同,報稅前需確定符合申報資格。《今周刊》這次就來向須報稅的人一次說明,綜所稅申報的報扶養大哉問。

日期: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