愜意的午後,三三兩兩的人們坐在戶外舉杯,享受著美國加州的陽光跟美酒。很難想像,這個葡萄酒產量占全美國八成的酒鄉,其實正面臨著百年來最大的氣候挑戰。
日期:2023-10-11
日本福岡縣日前爆出一名開台灣餐廳的中國店家,在疫情期間偽造員工資料,詐領約日幣57萬元(約新台幣11萬9222元)的疫情補助金,事情曝光後引起日本人熱議,開始分析該如何辨別餐廳是不是真正台灣人開的正港料理。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也總結了當地人討論過後的答案。
日期:2023-10-07
寫財務自傳的目的在於更加了解自己,藉此,你可以更深入了解自己跟錢的關係,以及自身的財務狀態。這樣日後你在賺錢、投資之類的事,才能找到必要的核心關鍵。有人會質疑整理過去發生的事是否有助於理財,他們認為,即使記錄過去的事情,現況也不會有什麼不同。就像寫財務自傳寫到一半,發現別人欠錢未還,也沒辦法再拿到這筆錢;相反的,還可能因為想起這筆拿不回來的錢而瞬間壓力上身。的確,就算寫了財務自傳,你的財務狀態還是一樣,然而,你卻可以了解狀態的成因。
日期:2023-10-06
早上看到一則新聞:「民生消費業缺才創歷史新高,104人力銀行18日發布2023年《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顯示,第一季平均每月短缺38.2萬人,創歷史新高。」「去年第四季起國境解封,國人報復性旅遊消費,加上政府普發6,000元添加柴火,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缺口續創新高,比2020年疫情期間同期成長90.9%,平均每位求職者可分得8份工作,高於整體市場的1.8份。」
日期:2023-10-04
上周四(9/28)正式露面的第一艘國造潛艦海鯤艦,是歷經30年前人累積、近七年的努力,才終於出現在國人面前。或許同樣重要的是,身為潛艦技術後進國的台灣,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做出首艦,在台船等相關單位的努力之外,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南韓、印度及西班牙等七國的潛艦裝備、零組件及人才,也是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不僅如此,英國政府對台灣放行的潛艦相關管制技術出口金額,2022年光是前九個月就達到1億6700萬英鎊(近67億台幣),比之前六年總和還要高!為何這些國家在中國壓力下,仍願意低調幫助我國打造對抗中國海上軍力威脅的重要法寶?或許故事要從2016年底說起。
日期:2023-10-03
「鞍馬王子」李智凱週四(9/28)在杭州亞運競技體操男子鞍馬決賽,再度創造歷史!決賽以難度分6.5分、實施分9.0分的高水準,總分15.500分奪金牌,展現完美落地,這分數比上屆亞運和東奧拿到的15.400分還要高,李智凱達成難能可貴二連霸,也是台灣代表團本屆第3金。李智凱曾說,比賽當下就是去把動作一個一個做好,直到「完美落地」時才放下心中的大石頭。李智凱在追夢的路上努力不懈,以超高難度鞍馬動作「湯瑪士迴旋」震撼國際體壇、屢屢奪金。他曾是紀錄片《翻滾吧!男孩》中天真的「菜市場凱」,當年或許不是團隊裡最亮眼的一個,卻靠苦練拿到奧運門票;好累、好痛,不止一次出現放棄的念頭,但他始終記著,家人告訴他的:「痛,只是一天而已。」李智凱說:「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比別人堅持的更久一點。」希望透過自己從6歲堅持到現在的歷程,告訴大家,不管遇到任何困難與挫折,都不輕易說放棄。今周刊曾於2016年專訪李智凱,以下是專訪摘要。
日期:2023-09-28
編按:作者棒喬飛曾用「傻多存股法」投資台灣股市12年,曾存45張台積電、年領百萬股利,成功達到購置房產,2020年45歲時提前退休。
日期:2023-09-28
「鋼價底部訊號浮現,下半年鋼市景氣,可望優於上半年。」中鋼6/16股東會上,董事長翁朝棟才對今年鋼市景氣發表上述看法。不過,在中秋節前夕,翁朝棟發出1封內部信指出,「今年恐遭遇建廠以來最大挑戰」,全體必須戰戰兢兢,引起業界熱烈討論。在這封內部信中,翁朝棟先是回憶2021年,中鋼創下建廠以來獲利新高的榮景,然而自2022年下半年起鋼市卻瞬間急凍,迄今情勢依然險峻。翁朝棟表示,面對鋼市持續已久的低迷景氣,亞洲主要鋼廠因應策略多為降低成本、提高售價及拓銷高品級鋼等3大方向,而中鋼也是如此。翁朝棟也向員工喊話,公司營運隨時能扭轉乾坤,目標力拚第4季及全年營運轉虧為盈。由於中鋼股東人數突破120萬人創下新高,董座釋出今年恐遭遇建廠以來最大挑戰訊號,周三(9/27)開盤股價最低來到25.3元,下跌0.75元、跌幅2.8%,終場下跌0.6元,收在25.45元,跌幅為2.3%。中鋼去年3月股價一度站上40元關卡,10月最低跌到26.2元,如今再破前低來到25.3元附近,若是在高檔買進的等於已經慘賠逾3成,對於120萬股民來說,最關心的就是未來股價會怎麼走。不敗教主陳重銘過往曾說,中鋼的殖利率真的是不高,他會把中鋼換到高股息ETF上,像是00882、00878,長期投資領股利。以下為中鋼董事長翁朝棟信件全文。
日期:2023-09-27
(今周刊1397)高齡化浪潮席捲台灣,距離2025年的超高齡社會,日子所剩不多。過去,社會、企業都視銀髮族為「被照顧者」,但有些正默默在職場付出的銀色上班族,正在證明,他們想、也能尊嚴勞動。
日期:2023-09-27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國微信公眾號:最華人(微信ID:wcweekly)作者:滄海明月生
日期: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