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397)高齡化浪潮席捲台灣,距離2025年的超高齡社會,日子所剩不多。過去,社會、企業都視銀髮族為「被照顧者」,但有些正默默在職場付出的銀色上班族,正在證明,他們想、也能尊嚴勞動。
日期:2023-09-27
短短三年間,全台失聯移工從五萬人,一路飆升到八.三萬人;政府欲降低逃跑移工數,須從產業結構和缺工問題著手,才能從源頭改善現況。
日期:2023-08-09
台灣啦啦隊女神林襄所屬的「樂天女孩」出訪美國話題不斷,但有粉絲流出林襄、籃籃等23位樂天女孩團員年齡,發現30歲以上有9位,年紀最大的是37歲的凱莉絲、最小是19歲的熊霓,平均年齡為29歲,驚呼「啦啦隊也高齡化」,酸樂天女孩是「阿姨團」,並認為「30歲就該強制退團」。
日期:2023-05-29
最近引起熱烈討論的AI人工智慧發展,由於Chat GPT光速進化,以流暢、精準快速的文本式問答令使用者驚艷,並且通過全球數億用戶的測試和使用,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種場合。隨之而來的話題是:哪些工作會因為AI快速發展而失業?AI會搶走哪些人的工作?這也是許多人開始思考的問題。
日期:2023-03-23
社群媒體推特(Twitter)在全球首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以440億美元併購入主後,馬上進行大裁員,據傳原先擁有7,500名員工的推特至今已裁掉50%。
日期:2022-11-30
「近兩年來,公司因為疫情關係,讓很多同仁居家工作,遠距辦公,但也衍生了不少員工在上班時間進行私人事務、買賣股票甚至洩漏營業秘密的行為,老闆非常生氣,要求公司資安部門在裝設軟體,遠端監控員工上班時間網路使用情形,側錄其從事私人事務甚至違反公司規定、洩密等行為,這樣子監控員工沒有任何法律上的問題嗎?」一位公司人資長詢問我上述問題。
日期:2022-10-27
相信大家在求職過程中,多少都碰過面試這個關卡,在面試結束的尾聲,通常主管或人資都會說「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提問」,這時候該怎麼回答呢?真的「什麼都可以問」嗎?
日期:2022-10-06
「我到內湖某科技公司面試,主管除了問身高體重外,還問我星座血型、家中排行、結婚計畫等,這些與工作能力無關的私人問題,我可以拒絕回答嗎?若我因此惹惱面試官,未能被錄取,該怎樣主張自己的權益?」一位求職者問我這個問題。
日期:2022-10-05
「公司最近想對一位工作績效長期不佳,態度又差,不想配合改善的員工,啟動PIP計劃(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但因為過去公司從未真正啟動PIP,大部分都是協議資遣走人,但這次員工態度異常強硬,我們也耳聞許多公司因為執行PIP的過程有瑕疵,導致後續訴訟結果發生不利於公司的狀況,請問技術上要如何執行PIP?」
日期:2022-09-22
「天弓飛彈每發攔截率大約是70%,如果用三發包圍去攔截共軍一枚飛彈,請問攔截率是多少?」某電子大廠招募大數據分析工程師的筆試題目中,出現這樣一個問題。除了考機率的數學測驗外,還有15分鐘的性向測驗,上面還附註有測謊,所以要求面試者誠實作答。招募時的測驗並不是雇主可以隨心所欲漫無邊際提出,其實有法律規範。
日期: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