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就業人口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就業人口共有390項結果
科技

「台版晶片法」推研發減稅25%夠嗎?一表看懂美、日、韓如何投資半導體業保平安

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度不斷攀升下,世界各主要國家掀起「投資半導體產業保平安」的浪潮,在最新一集《老謝看世界》的節目中,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專訪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解析台灣如何靠業界口中的「台版晶片法案」保住領先優勢。

日期:2022-11-21

科技

經長王美花專訪》股神巴菲特大買台積電、ASML啟動史上最大在台投資!半導體供應鏈不可能「去台化」

在美中兩國對峙,科技戰持續升溫的情況下,晶片儼然已成戰略物資,也讓台灣半導體產業,顯得更加重要,雖然市場近期傳出,供應鏈「去台化」的說法;但,經濟部長王美花在接受《今周刊》數位內容部專訪時,明確表示,台灣具備先進製程優勢、擁有完整產業生態系,因此不可能發生「去台化」現象。

日期:2022-11-21

國際總經

俄烏戰掀能源危機,70%化肥廠停工「失去市場未必能奪回來」!陶冬:歐製造業恐遭災難性打擊

風險市場對美國升息前景有新的研判,不過結論不同,也造就出美股和美債不同的走勢。 債市跟隨聯準會官員的警告,資金預期聯邦利率在明年中之前衝上5%,美債動蕩,十年期國債利率升到4.22%,反映市場對利率前景的最新定價。不過兩年期國債利率就回落到4.48%,消化聯準會12月升息回到兩碼的可能性。 美股卻無視升息預期,專注於企業盈利,S&P500好調。

日期:2022-10-23

房地產

軌道經濟夯 機捷A10山鼻重劃區自住置產潛力足、首購首換族循「線」而來

「軌道經濟」在2022年無疑是一個備受矚目的關鍵字,根據仲量聯行最新統計指出,2022年與軌道經濟相關的政府招商案,總投資金額估計達2,400億元,「跟著軌道走」早已成為建商開發土地的主流,也是民眾在投資買房時評估的一大指標。

日期:2022-09-28

政治社會

產官學研協力翻轉嘉義.農工並重吸青年返嘉圓夢

青年低薪問題,嚴重時恐動搖國本,大隻雞晚啼的嘉義縣,在產官學研攜手協力下,逐步朝農工大縣邁進,科學園區與6大新興工業園區,瞄準智慧農業、智慧載具、精準健康3方向,加上無人機國家隊,為地方創造多元產業發展可能性。在智慧化、高值化、綠色永續架構下,青年毋須離鄉背井,甚至青農週入十萬不是夢,讓嘉義縣後發先至,吸引青年返「嘉」圓夢。

日期:2022-09-01

房地產

台中七期開啟輕豪宅新頁 興富發「市政新鋭」,讓台中年輕人一圓七期夢

輕豪宅風再度吹進台中七期,以往每間動輒7,000萬元以上的七期豪宅,有機會以不到2,000萬元的價格輕鬆跨越門檻,成為台中七期房市最新布局主軸。

日期:2022-08-29

房地產

脫北潮湧現!七都前10個淨遷出行政區,北市佔8個…「薪酸」不再北漂、甜甜圈效應明顯

內政部發布第一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報告,全國房價所得比為9.58倍,若再從個別縣市來看,又以台北市16.22倍、新北市12.85倍及台中市11.26倍為前3名。這意味著,在高房價時代,所得成長明顯緩速成長,甚至民眾不吃不喝超過9年,才能買得起一間房子,在台北市購屋難度更大,也因此房價高漲成為人口外移最直接的推力。

日期:2022-08-10

全球股市

美股持續上漲,台股反彈行情好弱!郭恭克:這些數據藏有隱憂,個股要慎選

美股四大指數自6月低點聯袂反彈,至8月8日止,延續年線下降趨勢下的強勢反彈。從6月波段最低點起算,道瓊指數上漲10.7%、S&P500指數上漲13.9%、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9.7%、費半指數上漲25.9%,顯見科技類股,尤其是半導體類股為此波反彈的強勢族群,且四大指數均已站上月線及季線,並帶動月、季線趨勢由降轉升。

日期:2022-08-09

理財

戰爭、高通膨、貨幣緊縮,完美風暴帶來甜蜜進場點

2020年以來,全球疫情爆發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擾動了全球經濟脈絡,面對疫情、供應鏈阻塞、通膨、升息,投資人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使得今年上半年股、債市罕見出現暴跌雙殺。然而回顧歷史,景氣週期循環始終有其規律,因恐慌而起的下跌,往往也是絕佳進場點,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當影響已經發生,且終將步入尾聲,現在就來檢視危機背後的機會究竟在哪裡。

日期:2022-08-09

房地產

中國爛尾樓持續發酵、大環境影響 台灣房市未來恐遇「泡沫化」? 鄭欽天:穩定需求可支撐房市穩定

台灣的房市受到大環境影響,頗有由多轉空的氛圍,且日前根據房仲業者調查顯示,第3季全國房市看漲比率跌破5成,近期公布的六都移轉數據確實也有明顯下滑的趨勢,再加上中國「爛尾樓」的效應,也讓不少民眾關注台灣房市的後勢發展。不過,是否會像中國一樣,因餘屋待售戶數正在大幅上升,進而引發連鎖效應,專家認為兩地的經濟結構不一樣,因此不太可能發生。

日期: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