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35)資通訊集團聯強國際,二十多年來在南向四國成功貫徹在地化策略,關鍵,是與在地通路集團相互輝映。
日期:2024-06-19
紡織業從夕陽工業變成永續產業的關鍵是材料創新,在知名案例聚陽、儒鴻之外,還有一家優織隆企業,其研發的鳳梨葉纖維環保且具台灣特色,更打動知名運動品牌採購。
日期:2024-06-19
9年前曾經到印度採訪10天,那年,上任未久的印度總理莫迪剛開始推動「印度製造」計畫,我們循著「德里、孟買工業走廊」一路走訪,其中一個亮點,是拜訪印度手機品牌Micromax總部。
日期:2024-06-19
最近看到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的一篇貼文,提到2013年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來台灣,談到「台灣沒希望了,70、80歲的人還在談創新」。結果,55歲的馬雲在2019年就「被退休」,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直到87歲才交棒,如今台積電更已成為全球第八大市值企業,台灣電子業還有很多70、80歲的人,例如林百里、施崇棠都還在位置上,做得很起勁。
日期:2024-06-19
全球第三大、台灣最大矽晶圓生產商環球晶圓(6488),繼2023年創下每股盈餘(EPS)45.41元的歷史新高後,董事長徐秀蘭認為,儘管2024年市場復甦程度不如預期,使公司上半年表現不太理想,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仍可望在下半年緩步回溫,到了2025年更加快腳步,推升環球晶營運更勝2023年。徐秀蘭認為,聯準會降息、美國大選11月將揭曉、各家晶圓廠消化庫存到明年可望告一段落、晶圓廠明年將有一波擴產潮,加上AI大潮帶來不同於以往的多項商機,都將有助環球晶先蹲後跳,在2025年締造不亞於2023年的成績。
日期:2024-06-18
蘋果光學元件供應商玉晶光(3406)週二(6/18)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陳天慶預期,今年營收、獲利將比去年成長,隨著手機、智慧眼鏡等鏡頭走向玻塑混合,過去仰賴外購的模造玻璃鏡片,現在已準備自己做,而近期火紅的AI應用,他則認為,未來機器人、車子都會需要視覺辨識,看好鏡頭需求提升。
日期:2024-06-18
疫情解封後的報復性消費熱潮,演唱會製作公司必應創造(6625)2023年繳出傲人成績,營收衝破25.58億,較前年近乎翻倍成長。2024年演唱會經濟持續發酵,必應5月營收近4.2億,年增達135%,前5月營收已突破10億大關,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62%。各界持續看旺疫情後演唱會經濟,身在業界最前線的周佑洋接受今周刊專訪,吐露的字句並沒有太多自滿,更多的是危機感。「大家口袋裡的錢就這麼多,能分配給演唱會、娛樂的消費就這些,這是很現實的因素。」周佑洋毫不諱言地說,這股熱潮,今年底或明年就會達到頂峰。今年恰好是必應創造10周年,儘管營收創新高,周佑洋不忘居高思危,從未將疫後高峰視作常態,而是帶領團隊積極跨出舒適圈,拓展多元營收與海外獲利來源。
日期:2024-06-18
曾任中共海軍艇長的中國阮姓男子,日前駕快艇闖淡水河防地區,引發台灣輿論輿論一片嘩然。雖然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指此事純屬個人行為,不過,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受訪指出,近來每次台灣軍方頒佈交戰準則,中共就有相關動作,這次的突襲也是中共想要測試台灣軍方貫徹程度。
日期:2024-06-14
大同大學週五(6/14)舉辦「智慧交通與AI應用高峰論壇」,邀請產官學界探討AI應用發展。數發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強調,已爭取國發基金匡列100億元的資金,投資AI新創,並目標2年內讓數位軟體產業衝破兆元產值。
日期: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