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小眾市場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小眾市場共有62項結果
台股

AI助攻精子檢測,1分鐘內秀結果!邦睿生技從顯微鏡下找商機,檢測設備獲FDA認證...全球53個國家都在用

「我印象很深刻,跟檢驗科的醫師聊天時,我問說『檢驗科最複雜的是什麼』?」邦睿生技董事長徐振騰談起創業緣起,回憶起一段過往,「對方說『就是精子檢測』,就算是資深專家,一天最多也只能看八組(精子檢體)。」

日期:2024-11-20

美食旅遊

93歲張忠謀也選搭郵輪和家人暖壽同歡!海上漫遊魅力何在?「和車的世界一樣,不同品牌各顯特色」

集住宿、交通、飲食、娛樂、購物等的郵輪旅遊,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都無法抵擋它的魅力。不但將郵輪旅遊列為退休計劃之一,慶生都選擇全家搭郵輪同歡。雄獅旅遊主題旅遊部資深協理黃鉦堯指出,以高端客人來說,選擇郵輪旅遊是因為有獨立空間、私密且頂級;以大多數台灣消費者來說,郵輪可以同時滿足各年齡層的旅行需求,受到大小朋友的喜愛。因此,搭郵輪出國逐漸成為台灣人的選項之一。根據台灣港務公司統計,2024年1~5月台灣郵輪旅客量達3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166%。

日期:2024-07-18

傳產

裕隆法說/納智捷n7賣贏特斯拉,第2波預訂時程曝光 第2輛國產電車MG4來了!中華車:定價會有「競爭力」

裕隆集團(2201)、裕日車(2227)、中華(2204)周三(5/22)接力舉辦聯合線上法說會。裕隆旗下自主品牌納智捷n7交車傳捷報,未來每月有1,200至1,500輛交車量,第3季前會將現有訂單消化完畢,預計第2、3季,就會開放第二波預定」。受惠MG車款熱銷,中華車今年首季四輪車年增率達3成以上。新款電動車MG 4,則在第2季發表上市,由於台灣對電動車接受度仍不高,中華車透露,電動車的毛利會比燃油車低,讓定價能較有「競爭力」。

日期:2024-05-22

科技

曾面臨倒閉危機 如今巴黎機場、賭城都用晶達產品 專治客戶痛點 小廠翻身博弈機台面板王

晶達光電曾歷經八年虧損,七成員工被挖角,如今卻成為博弈機台、交通運輸顯示器一哥,二○二二年業績創新高。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日期:2023-07-26

科技

台積電、BMW都是客戶,元太淨賺近百億!相信電子紙能改變世界,「駙馬爺」李政昊面臨下一個挑戰是?

元太科技去年靠著電子貨架標籤大放異采,今年即使面對全球經濟衰退的逆風,仍審慎樂觀彩色電子紙的成長性,將達到營收、獲利雙成長的目標。

日期:2023-03-20

生活消費

從林心如賈靜雯到朴敏英…「衝鋒衣」變新國民外套,ONE BOY深不見底的行銷預算能學嗎?

春節連假已結束,但寒流卻還沒走,冷颼颼的天氣讓機能外套賣翻天,幾年前紅極一時的「Superdry(極度乾燥)」當時幾乎路上人手一件,現在有網友PO文表示,上網搜尋「迪卡儂外套」,沒想到演算法竟出現大量「ONE BOY」廣告,讓她好奇,「ONE BOY外套真有那麼好嗎?」。對於ONE BOY品牌迅速打開知名度,有專家表示,要打造1個全民同歡的現象級品牌,必須同時做到3點,包括「產品本身面對的受眾要夠大夠廣」、「產品要有足夠的毛利」、「產品的市場終端末售價,必須要是相對的邊際價格」。

日期:2023-02-03

健康

眼疾年輕化、人口高齡化 兩把火燒熱市場 台廠瘋搶全球2.4兆眼科醫療商機

近年來,電腦、手機、甚至元宇宙相關的頭戴式裝置盛行,造成民眾用眼過度愈來愈普遍,也造成眼科疾病持續增加。當醫療需求逐年擴大,台廠如何面對,抓穩市場成長機會?

日期:2023-01-04

科技

四大資安服務公司背後軍火庫 TeamT5被中國駭客視為眼中釘 資安小新創為何獲日本百年商社青睞?

一個多月前,台灣新創公司TeamT5杜浦數位安全獲日本百年商社伊藤忠商事,以每股超過10美元投資。這家成立僅8年、獲投時員工不到80人的公司,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2-10-26

職場

打造臺版明星孵化器 TDI 台灣夢幻學院 培養下一波臺流星浪潮

臺灣自由開放、鼓勵多元創作環境,成為孕育文化創意、影視娛樂產業的沃土,過去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在亞洲、全球市場熠熠發光巨星;但曾幾何時,面對韓國、中國大陸影視娛樂產業強勢崛起,臺灣產業正面臨人才、平台、資金3缺。文化內容策進院(後簡稱文策院)攜手影視產官學界共謀解方,培育人才、搭建舞臺、鏈結國際,向下紮根,為臺灣培植下一波臺流星浪潮,將臺灣文化內容產業輸出全球,成為國際星勢力的重要推手。

日期:2022-10-24

金融

2022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 重磅財經學者開講 翻轉升息通膨下的投資新思維 波動市場下找尋新商機

2022年全球資本市場震盪不安,大通膨時代來臨,加上面對疫情、升息、房市買賣翻轉及股市重挫,如此的多事之秋,到底投資人該如何因應?

日期: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