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帥美的天空:好蝦冏男漸茁壯回鄉過年的大女兒突然心血來潮說要開車帶爸爸兜風,一時之間不知道去哪裏?但腦子突然浮現阿正,不知道他的好蝦冏男這些年發展得如何?於是我們一起靠著Garmin導航,前往水林鄉蕃薯村。
日期:2024-02-12
父親離開了,回家陪母親過年!清晨走過童年的路,特別到母校安定國小走走!這個60年前我就讀的小學,校舍建築大多數都已經翻修過,只剩中庭的大樹,還有操場上的一座大象溜滑梯。
日期:2024-02-09
農曆正月初一迎新年,春節期間,因為與正月十五日的元宵節時間相近,許多縣市的元宵燈會都提前在年節間暖身開跑,連帶各種以燈光為主題的祭典也跟著熱鬧舉辦。不同主題、策展方式,從邀請藝術家、結合卡通明星,到以無人機增添聲光效果,闔家團圓走春拜年,從白天玩到晚上,讓新年的夜愈鬧愈旺。
日期:2024-02-05
在楓紅中送別范疇大師在信民協會黃清龍秘書長賢伉儷及今周刊團隊努力下,23日下一群好朋友在華山文創園區送別范疇先生,在影片中的最後一幕,范疇留下最重要一句話:驕傲當個台灣人!不知不覺,眼框泛淚!
日期:2023-11-24
編按:新北市週三(9/20)發生虎頭蜂叮咬登山客事件,20人到瑞芳山區爬山,卻遭到上百隻「黃腳虎頭蜂」叮咬,共11人受傷,其中2名山友更在運送下山途中失去生命跡象,經送醫不治。另外,就連參與救援的警消也在搬運途中遭到蜂群螫咬,幸而治療後沒有大礙。據《風傳媒》報導,這個登山團由平均60歲的熟齡族組成,原本計畫到八分寮步道踏青,未料上午11時左右在山區遇成群黃腳虎頭蜂攻擊。其中16名未受傷與輕傷山友先行下山,傷勢較嚴重的4人則因四肢麻痺而留在現場待援。救援隊到場後,以擔架將傷者運下山,其中胡姓、焦姓男子原本有意識,卻在途中失去生命跡象,緊急送醫後仍宣告不治。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參與急救的台灣礦工醫院院長黎慶福說,病患被送到急診室時已無呼吸心跳,全身發黑,臉部膚色也像缺氧,顯得暗沉。今周刊曾報導,在臺灣常見有7種的虎頭蜂,夏末秋初時是入冬前蜂后孵化的關鍵時期,為了保衛家園,此時也是虎頭蜂攻擊性最強的時候,再加上虎頭蜂的刺本身沒有倒鉤,可以重複叮刺,因此才成為了登山客口中「台灣山林最恐怖的傳說」。熱愛山林的「老謝」謝金河曾撰文指出,自己的好友廖啟仁跑山經驗豐富,卻在烏來登山時遭遇大群蜂螫,一度住進加護病房。當時73歲的廖啟仁雖情況危急,但全賴「這習慣」逃過一劫,而且很快就出院,究竟他是怎麼辦到的?遇到虎頭蜂又該怎麼辦?(原文刊載於2021/12/16,更新時間為2023/9/21)
日期:2023-11-08
水光接天:大舌湖的秋水長天共一色王勃的滕王閣序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今天在坪林的大舌湖,感受到這樣的意境。
日期:2023-11-06
(今周刊1400)一名年輕博士、三位熱血大叔試驗十年,在農田上架起太陽能板,達到農收和能源自給「雙贏」,他們讓荒地重生,為老化農村導入新經濟,證明了農作和光電可以共存共榮,相互加值。
日期:2023-10-18
(今周刊1400)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綠電需求孔急,政府擘畫的2025綠能藍圖,已宣告跳票,在缺口逐年擴大、須加速追趕的關鍵之際,肩負近7成發電重任的光電,卻陷入缺地危機,關上一道道種電大門的台灣,該如何走出困局?
日期:2023-10-18
又增加一次越嶺挑戰:從熊空橋到紅河谷這個星期的登山課,心中突然浮現熊空的圖像,從上次的捷兔破蛋跑步到從滿月圓走到東眼山出來,這回來熊空探路。
日期:2023-09-25
秋天的陽明山姹紫嫣紅這個禮拜的登山課又回到熟悉的陽明山!週六的捷兔從平等里43巷底出發,大家在擎天崗下切樂天,番婆草原,穿梭絹絲瀑布,繞行一大圈後回到原點。
日期: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