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idia Corp.)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警告,隨著中美晶片冷戰加劇,美國科技業有蒙受「巨大損失」的風險。
日期:2023-05-24
今年來國際市場表現搶眼,美股狹幅震盪不再獨領風騷。展望下半年,歐、亞主要地區後續如何看待?全球經濟又有哪些隱憂與結構性變化?
日期:2023-05-24
走過影視、漫畫、遊戲、OTT平台等領域,蔡嘉駿是文策院首位來自產業界的董事長,以跨域資源整合見長,作風靈活的他,如何將台灣內容產業推向高峰?
日期:2023-05-24
過去30年,資本市場談到日本,想到的,是停滯的經濟成長,是流失的產業活力,但過去一年,在疫情解封與日圓貶值的助力下,它似乎正逐步擺脫這個「失落國」的標籤。一場經濟與產業的「質變」,正在這個國家的各地展開。走出陰霾,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嶄新的日本,或將出現在你我眼前。
日期:2023-05-24
今周刊編按: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5/19至5/21在日本廣島舉行,峰會上大多數對話聚焦於未出席的俄羅斯與中國。而本屆峰會地點選在二戰時期原子彈投擲地點之一的廣島,也是刻意凸顯目前俄國、北韓帶給世界的核威脅。
日期:2023-05-20
中國與英國外交關係,正出現73年來的最大變化。英國早在1950年1月,就承認了由中共建政才幾個月的中國,是第一個給予外交承認的西方大國。但在2022年10月,新上任的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稱「中國是英國的長期威脅」。本周訪台的前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更鼓吹,世界各國要全面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並要借鏡冷戰時期西方世界應付蘇聯的經驗,共同因應中國多方面威脅。英國長期對台灣冷淡,為何特拉斯在位時就說了兩次「自由世界要確保台灣有自衛能力」,英中關係則是快速冷卻?問題可以追溯至1984年,對於香港前途的中英聯合聲明。
日期:2023-05-17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接受外媒訪問,提到中國若試圖控制台灣的影響,馬斯克表示:「人們應該擔心美中之間的緊張局勢。」同時他也說,目前特斯拉仍需要台積電代工處理器,蘋果也是,「但如果中國控制台灣,蘋果的受限影響將會更多」。
日期:2023-05-17
全球升息循環趨近尾聲,固定收益市場格外受到關注,但大環境不確定因素仍高,債券投資人又面對什麼樣的風險與機會?
日期:2023-05-17
積極爭取國民黨提名參選總統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近來動作頻頻,他曾於5月10日深夜會晤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引發外界聯想。柯文哲15日在節目專訪時透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對國民黨徵召總統參選人有「8成的自信」,並要他「不要把話講死」。而郭台銘夜訪的主要目的應該是「槓桿作用」,藉此對國民黨內部展示有能力整合大家,是最好的候選人。
日期:2023-05-17
台股最強碳權概念股,全力布局減碳,不只種樹造林,碳盤查、能源轉型、循環經濟,到非塑產品樣樣來。
日期: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