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將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將錢共有281項結果
理財

了解各項理財工具的優缺,選擇符合自己的需求,早日享受樂透人生

做好損益、風險、支出、財務與時間管理,就能從此迎向財富自由,享受樂透人生!

日期:2021-08-02

政治社會

迎接α世代的新創商機

2010年後出生的「α世代」來了,從小與科技產品為伍的新人類們,將是下一個焦點。他們重視客製化、信賴意見領袖,雖然這群人尚未成年,但用戶爭奪戰已吹響號角。

日期:2021-07-28

金融

群益金鼎證券推動財富管理 提供金融商品一站購足

專業熱忱 洪淑寶成功協助客戶資產傳承

日期:2021-06-29

生活消費

外送員4家人母親節聚餐染疫「我應該跑不掉」...憂心感染他人 自曝3天跑單足跡「都在樹林」

台灣本土疫情急速升溫,國人防疫警戒心跟著升高,一名外送員表示,自己的4名家人已經確診,而他仍在等採檢報告,不過坦言自己「應該跑不掉」,除了緊急回報公司也曝光3天外送足跡。對此,外送平台回應,該名同仁未染疫,不過已先暫停派單。

日期:2021-05-18

聰明理財

台股進入投機市場 恐走向泡沫化? 台灣先生谷月涵警示:出現這三大因素要注意

台股近期屢創新高,逼近18000點大關,股市漲多偏貴,不少綠能題材、傳產股價狂飆,市場也有擔憂泡沫化的疑慮。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認為,今年台股已進入投機性市場、變動率較高,這種市場是賺錢較好的市場,泡沫市場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但他也提到,若全球經濟逐漸復甦,股票市場可能反轉,提醒投資人「實體經濟復甦加快」、「訂單缺貨潮結束」、或「服務業轉好」就要注意。

日期:2021-05-03

信用卡

定存上看1.62% + 1%基本回饋! LINE Bank今開業 推五大服務、要當國民銀行

台灣又多了一個純網路銀行的選擇!挾著2100萬驚人LINE用戶數為潛在客戶的LINE Bank,今(22)日開業,首波主打6分鐘開戶、好友轉帳、簽帳金融卡、零存整付階梯式定存及分期型個人信貸這五大服務,力搏「國民銀行」地位。

日期:2021-04-22

全球股市

台股一年從萬點奔萬七,這時候才進場會怎樣?畢業5年賺400萬,他分析股市70年數據發現...

在2020年春季Covid-19 期間,標普500指數在短短的22個交易日中下跌了近34%。然後市場在2020年3月23日下跌-2.9%之後觸底。

日期:2021-04-19

金融

房價高漲、產業升級不力...「14A總裁彭淮南」掌權20年種下禍根?這些年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多少代價

編按:什麼樣的一本書,還未上市就引起整個金融界熱烈討論?央行前任總裁彭淮南頂著「全球唯一14A總裁」光榮退休才3年,近日由央行現任理事陳旭昇、李怡庭,前理事、台大經濟系退休教授吳聰敏,3位前後任理事合著新書《致富的特權:20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劍指擔任央行總裁20年的彭淮南,抨擊這些年來,台灣房價高漲、人才外流、產業升級不力,都跟央行政策脫不了關係。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更為本書寫了推薦序,陳南光指出央行必須做出制度上的改革,央行應是一個介於政府機構與研究單位的綜合體,不僅組織與運作上應更加靈活有彈性,在面臨新的總體金融與經濟情勢挑戰時,有發現問題、尋求可能的解決方案並自我調整的能力。「主要國家的央行在面臨國際經濟與金融情勢的鉅變時,總會大膽地調整政策目標、啟用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或重新思考貨幣政策架構,必要時進行組織結構的大幅變革。要能做到這點,央行必須有札實的研究團隊與更具彈性的組織架構與人力配置,以及應對制度變革與制定長遠計畫的能力,才能因應未來各種挑戰。」媒體上經常出現美國聯準會或是臺灣中央銀行的新聞,但是在一般人的生活當中,央行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新聞中利率的升降、匯率的升值或貶值、貨幣的供給,這些看似抽象的貨幣政策調整,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絕對超過你我的想像。臺灣房價之所以如此高漲,就跟央行20年來一直維持低利率有關。而長期壓低新臺幣匯率,雖然對於臺灣的出口貿易或許曾有助益,長期而言卻也導致產業升級不力的後果,對經濟體質有負面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背後的道理是什麼?本書用簡潔的篇幅,提供外行人也能輕鬆看懂的解說,讓大家瞭解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多少代價。

日期:2021-04-06

理財

46歲失業男子中10億樂透「要存下來給女兒」...12年後貧病交加:6個樂透得主悲慘下場啟示

許多樂透贏家僅僅在中大獎後的數年內,就過得比中獎之前還慘。有件事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守住100萬元比賺100萬元更難,更別說增加這筆錢了。

日期:2021-03-23

健康

台灣半數肺癌不是吸菸引起!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提高存活率,這個時間點是關鍵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