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金大潮來襲,人才、資金的投入正逐漸累積出豐沛的能量,不可忽視。我們從崢嶸冒芽的微型小農身上、從年營業額5億、10億的產銷合作社身上看到,也從農業技術有所突破、生產銷售模式找到創意的農商身上看到;這些變化,吸引了創投在內的投資圈聰明錢,悄悄將眼光往農業挪移;再者,農業追求轉型企業化,有了向資本市場靠攏本錢,循創櫃板、興櫃、上市櫃路徑前進的動力,其中含金量之高,更是吸睛。
日期:2015-12-30
有別於當年台商到東南亞開工廠,近年來,有一批來自台灣的年輕人選擇以服務業出發,搶進當地內需市場;而剛開放的緬甸,成了他們的創業首選。
日期:2015-12-24
過去,大家對東南亞的刻板印象就是「落後」,那裡是外勞和外配的來源地。從經濟角度來看,東南亞是台商設廠基地、拓展連鎖餐飲的新興市場,或者端盤子的出路。
日期:2015-12-24
翻轉教育、MOOCs來了!學生線上學習,課堂上再由老師引導討論,老師從「授業」轉變為「主持人」,該如何調適?企管大師司徒達賢說,教師角色變得更重要,培養年輕人的思考力及溝通力,個案教學就是解方。
日期:2015-12-24
MOOCs線上課程的新學習革命,改變未來一流人才的定義。台大MOOCs計畫執行長葉丙成向家長喊話,不要再一味灌輸孩子知識,而是要培養他們的自學力,誰能最快學到浪潮上的技術與趨勢,就是未來全球搶著要的一流人才。
日期:2015-12-24
對內,數位浪潮衝擊下,國內金融從業人員面臨分行裁撤、工作內容轉型等壓力;對外,各家金控前進東南亞、打亞洲盃,台籍幹部外派的機會越來越多。東南亞,將是年輕一代金融從業人員未來的新戰場。
日期:2015-12-24
一條湄公河,連結了東南亞多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如今,它已不再是外配、外勞的來源地,也不僅是台灣年輕人下南洋端盤子的等號。一群來自台大、政大、清大等知名學府的七年級生,紛紛離開台灣的舒適圈,選擇在這裡上班!《今周刊》採訪團隊飛越一萬公里,深入東南亞四大城市,追蹤這些年輕人的海外奮鬥經歷。他們,領年薪百萬、跨文化經驗、累積資歷、尋找賺錢機會……。出走的理由很多種,但最大的共通性是,離家3000公里,已成為台灣年輕人的職場新選項。
日期:2015-12-24
如果有一個管道,用很少的錢,就能拿到哈佛、史丹佛、麻省理工學院學位,你還會為孩子在大學入學考試失利,無法進入台大而苦惱嗎?工業時代的教育形態是「學校」,資訊時代的教育形態是「MOOCs」,當MOOCs海嘯來時,學校、文憑、甚至學習方式都會改變!
日期:2015-12-24
紫光大舉入股台灣企業,引發反對陸資投資半導體聲浪;然而,陸資真的一無可取?撇開政治因素,若台灣廠商能搭上這波陸資購併熱潮,找到最具效益的合作夥伴,陸資也可能是台廠升級的關鍵助力。
日期:20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