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邁入合併第八年,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在合併時的規模、併校後的規模,一直是國內高教併校的指標案例,挾著地理位置以及產業影響力的雙重優勢,搭上近年高雄翻轉的契機,也讓默默耕耘南台灣超過70年時間、扮演高科大堅實後盾的原三校量能,在這一波南漂浪潮裡點亮高科大的未來前景。高科大校長楊慶煜對於未來的高科大人才以及科研爆發力,有很高昂的信心以及深遠的期許。
日期:2025-01-09
宏碁在新南向市場能快速成長,是二十年前就布下的局,加上品牌轉型大計奏效,帶動子公司家電、售後服務與伺服器業務隨之崛起,三隻「小金虎」如何憑實力打天下?
日期:2025-01-08
《星際效應》由諾蘭執導、以人類末日為背景,展現在極端環境下追求希望的勇氣與智慧。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之際,電影中面對困境、堅持理想的精神,為企業經營者與投資人帶來啟發。
日期:2024-12-31
全球經濟秩序正加速轉向國家資本主義體制,各國紛紛集中資源投資能源基建與新產能。然而,全球債務已達歷史新高,國家能否以創新驅動生產力革命,突破經濟困局?
日期:2024-12-31
(今周刊1459)一路靠著轉型自有品牌與技術升級,讓偉勝從替大廠代工、年營收不過三千萬元的中小企業,進階到年收七億元、躋身半導體供應鏈的「角落贏家」。
日期:2024-12-04
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週二(11/19)、週三連2日舉辦兒少安置與自立學術研討會,邀請政府部門、國內外學者專家與社工師分享安置策略與政策。對於有從業人員建議,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國際審查標準沒有考量到東西方文化差異,應適時給予說明,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組長林資芮回應,確實也有發現到我國國情與西方國家不同,在替代性照顧部分,沒有辦法完全嵌入其架構,未來修正時將會納入考量。研討會邀請美國康乃爾大學布朗芬布倫納轉譯研究中心資深協同主持人瑪莎˙霍登(Martha Holden)以視訊方式進行專題演說,向台灣從業人員介紹「以科學評估及在地數據」為基礎、倡導多層面環境建構的照顧模式CARE。社團法人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理事長雷倩在開場時指出,台灣現今兒少安置環境有非常巨大的改變,現場許多第一線工作者,無論是在行政、保護、照顧,以及協助這些孩子的過程中,都有跟以前不一樣的挑戰。在面對這些挑戰的時候更需要有更好的訓練,更好的團隊、還有更好的夥伴,希望研討會的講者能夠給予知識外,參與者也能找到一起面對挑戰的夥伴。
日期:2024-11-20
在《今周刊》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執行過程,我們看見許多在地永續好故事,將以系列報導陸續呈現。首站來到雲林縣,且看當地如何透過科技教育,縮小偏鄉孩子的數位落差。
日期:2024-11-06
日本政壇進入翻天覆地的政治板塊重組,自民黨派閥解散、眾議院改選失去過半優勢,新總理石破茂必須推動「政治改革」、「國民減稅」,重新爭取人民的信任。
日期:2024-11-06
徐超斌是台東土坂部落排灣族人。在臺北醫學大學(原臺北醫學院)求學時,便立志未來要回到家鄉服務。畢業後,經歷了台南奇美醫院的洗禮後,他履行了對自己的承諾,成為達仁鄉衛生所的醫師,站在第一線上為鄉親服務。他深刻體認偏鄉醫療資源匱乏,增開了夜間門診、假日門診,並親自開車做巡迴醫療,一個月曾工作四百小時,「超人醫師」的名號不脛而走。中風之後,即使行動不便,徐超斌依然堅守醫師崗位。他的「超人」事蹟逐漸流傳開來,感動了許多人。為了支持他改變偏鄉醫療的困境,促成他在2012年成立了「南迴基金會籌備處」,並於2019年正式成立「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基金會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籌建南迴醫院。 「徐醫師,南迴醫院什麼時候才會蓋好?」在地鄉親追問,建院喊了這麼久,為何至今還是只聞樓梯響。南迴建院是他的初衷,但是他如今不得不考慮,在病患數、醫護人力都不足的前提下,南迴醫院能夠撐多久?蓋醫院是提升偏鄉醫療資源的唯一處方嗎?
日期:2024-11-01
美中科技大戰四處烽火、近身肉搏,沙烏地阿拉伯為了取得輝達AI晶片,甚至換掉國家科技大學校長,對「親美 vs.親中」具體表態。
日期: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