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連續八年出席《今周刊》高中生論壇,今年是任期內最後一次參與,面對高中生犀利提問,宛如化身民代上演質詢秀,小英怎麼見招拆招?
日期:2023-05-17
根據《財訊》報導,葉昭欽曾是家財萬貫的企業主,但歷經企業轉型失敗還背負官司;清償所有債務後,他尋得餘生的安心,也為安居的故鄉,打造出最美的風景。
日期:2023-05-04
今周刊編按:1970年4月24日,發生震驚台灣社會的「刺蔣案」,作為當年關鍵策劃者與行動中唯一的女性黃晴美,在台灣民主人權運動史上,始終沒有太多的研究與書寫。如今《槍與玫瑰》問世,讓讀者從不同視角理解424刺蔣行動。對此,醫師作家陳耀昌在臉書PO文表示,台灣的「民主寧靜革命」,廣義而言,蔣經國有他的地位。而424的英雄們,雖然現場行動沒有成功,但歷史的實質上則是成功了。這些犧牲自己,成全台灣的英雄們,黃文雄、鄭自財、黃晴美則因而夫妻分離,兄妹長隔,浪居天涯,繫命監牢,然後在恢復自由之後,又回到台灣,投身台灣的民主改革,人權運動。至於吳清桂女士則以特殊的身份,特殊的角度,為過去被忽視的黃晴美女士,寫了這本《槍與玫瑰》,給予歷史的再定位:她是歷史事件的參與者,而不只是家屬。
日期:2023-04-24
紐約時報在周二(4/18)刊出文化部前部長、作家龍應台,標題為「In Taiwan, Friends Are Starting to Turn Against Each Other(在台灣,朋友開始反目)」的投書,內容講述面對中共的武力威脅,台灣的民眾分裂成兩派,而且開始反目,文章刊出後各界討論聲不斷。
日期:2023-04-20
「社會福利就像是社會的安全網,需要讓大家都有尊嚴、有效能的受益,這是縣府的責任。」建構多世代的全人照顧網絡,以溫柔力量支持所有民眾,這是屏東縣長周春米上任以來全力推動的目標,她強調,「要創造一個非制式的、有溫度、有人情的社福制度,因為這裡是屏東、是國境之南、是最溫暖的城市!」
日期:2023-04-19
就像我一再強調的,台灣的疑美論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只是有許多台灣學者們有如此的想法。 更有少數的人膚淺的斷定美國政府對台灣的一切政策都是在為美國軍火製造商推銷武器。以下是我與一位美國同事對於台灣如今的疑美論的綜合看法,供大家參考。
日期:2023-04-15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不管是進入職場,或是走入家庭後的生活,許多人會在身心痛苦、孤獨感甚至是生存壓力等因素夾擊下,心中不免地浮出一絲「如果能遠離這一切就好了」的想法,而這些有著相同感受的人不在少數,且不少人鐵了心選擇徹底「人間蒸發」。在日本,有一間提供「夜間搬家」特殊服務的事務所,為的就是協助有需求的民眾「消失」,從其他地方重新開始第二人生;據調查,日本一年約有10萬人有計畫性地「蒸發」,逃離身處的所有人事物。
日期:2023-04-06
信義房屋創辦人周俊吉以信義房屋買下環灘島之後,著手一連串從飯店規劃、海洋保育到友善食物餐桌計畫,分享令外界印象深刻的落實ESG願景實際案例。
日期:2023-03-22
核二廠2號機於周二(3/14)依法除役,對於外界擔憂的缺電議題,行政院長陳建仁受訪時強調,經濟部與台電已做好安排「供電無虞」。經濟部長王美花也表示,透過新增發電機組、再生能源增加的相互搭配與調度,核二2號機除役後「不會缺電」。至於位於屏東縣的核三廠的機組運轉執照,也將在明後年陸續到期。核能專家、清大核工所教授葉宗洸表示,核一、核二是因燃料池儲存空間已滿,有急迫性要盡快將用過的燃料挪到乾貯場。不過,核三廠的燃料池空間夠大,目前也未見屏東縣政府打算要卡關乾貯場,加上未見有什麼當地民眾的反對,如果核三廠的兩部機組運轉到期後,仍可持續延役,甚至延役20年都沒問題。
日期: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