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加大對台灣內外部施壓、分裂的各種舉措,總統賴清德周四(3/13)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直言中國利用民主台灣的自由與多元開放,吸收黑道、媒體、名嘴、政黨乃至於現、退役軍警,對我方內部進行分化、破壞、顛覆等活動。賴清德表示中國已是「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因此,賴總統列舉台灣正面臨中國「對國家主權」、「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藉兩岸交流對台灣社會統戰滲透」、「藉『融合發展』吸引台商、台青」等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同時宣布17項因應作為。賴總統針對不同群體提出做法,針對軍人,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軍法官人事條例」等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修正領取退除給與人員相關規範,以遏制現、退役軍人各種打擊國軍士氣爭議言行;清查、管理國人尤其是軍公教申請各種涉及身分認定的各種中國證件。針對來台定居、居留的中港澳人士,要求依法確實放棄中國戶籍、護照,不能兼具雙重身分,也就港澳人士增列長期居留規定;針對立委到村里長等中央及地方各級公職人員,落實赴中國交流揭露制度;針對演藝人員,強化其在中國發展的輔導與管理。
日期:2025-03-13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赴立法院說明財政收支劃分法覆議案,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質詢時,詢問主計長陳淑姿「當了祖母了嗎?」陳淑姿先是愣住幾秒說「蛤?」傅崐萁再次詢問「已經當母親了嗎?」這時陳淑姿才反應過來說,「沒有,我單身」。
日期:2025-03-12
編按:自川普上台後股市宛如洗三溫暖,在這個時候投資紀律特別重要,大多數進入股市的人都有一個基本觀念——「停損」。只要做過一點功課,大家都知道要設置停損點,通常這個停損都在10%以內。因此,理論上我們不會遇到太大的虧損。但現實中,有時還是會面臨大賠。為什麼會這樣呢?
日期:2025-03-12
台北市資源充足,向來不缺教育人才,近年卻引爆「教師荒」,連代理教師都要招聘八輪。為何教育界拍手叫好的兩項進步修法,反倒讓教師集體「脫北」,近兩年加速出走?
日期:2025-03-12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中就有1人為老年人口,對社會、醫療、社福政策勢必帶來挑戰,如何善用科技守護銀髮族,減輕照護者負擔,同時讓長輩安心且享有尊嚴,已成全民課題。新北市政府今(11)日舉辦「AI智慧健康產業體驗創新日」,藉由論壇、體驗展示與商機媒合,推動科技創新、醫療照護與社會福祉三位一體,加速智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符合高齡者資格的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親自體驗,提供業者寶貴意見。
日期:2025-03-11
現代豪宅客戶對於過流於通俗的貴氣空間、一成不變的樣品屋樣,已難以滿足,開始嚮往求新求變的豪宅應用,透過豪宅重新設計、裝修,希望設計師能不斷帶出與眾不同的感受。百玥空間設計團隊隨著不斷創新的設計理念,將藝術與生活的精髓融合於豪宅空間中,使得居所不僅提供了舒適的居住體驗,成為個人品味與文化素養的展現舞台。細緻的設計與精心的配置,使每一處空間交融出屋主生活體現,展現豐富個性與精彩一生。
日期:2025-03-11
今周刊編按:台中市週六(3/8)凌晨發生酒駕、無照又闖紅燈的吳姓男子,在西屯區撞死外送完要返回住處的陳姓醫大四年級學生,在台北擔任媒體主管的陳生父親,悲憤控訴吳男肇事逃逸「簡直殺人凶手」!「按照台北的習慣,如果要喝酒就不會開車出去,如果大家都抱著僥倖心理,那受害的就是守規矩的人。為什麽在中部經常聽到酒後駕車把人撞死,無照駕駛又闖紅燈,我的孩子,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沒了,我覺得實在是太傷心了」。彰化地檢署前檢察官陳宗元說,酒駕在法院量刑偏低,常從最低刑度開始量刑,因此酒駕犯通常有僥倖心態,但若只要酒駕被查獲,就需入監服刑6個月或1年,且不准易科罰金,或許能產生遏阻效果。台中市長盧秀燕周一受訪時也強調,酒駕是全國性問題,去年台中取締酒駕6000件是六都最多,死亡率減少44%也是減幅最多的,希望司法系統嚴懲酒駕犯。台中市警察局長李文章也坦承,台中市酒駕(發生率)是高的,肇事者過往黑歷史警方有所掌握,因此建請檢察官羈押,吳男也被收押,李文章表示,台中市周一起連3天將進行酒駕大執法。
日期:2025-03-10
許多人都有熬夜習慣,但往往覺得週末放假時再補眠就好,不過重症醫師黃軒卻直指熬夜「熬的不是夜,而是透支生命」,不但可能造成免疫系統崩潰、損害心血管健康、腦力下降、誘發癌症等問題,調查35歲以下猝死案例中,更有超過80%都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
日期:2025-03-09
編按:歷經10年籌備,備受矚目的「江賢二藝術園區」將於3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這座位於台東金樽的藝術園區,不僅是藝術家江賢二的舊畫室擴建而成,更是他與建築師林友寒共同設計,融合「自然、藝術、建築」三大元素的藝術傑作。江賢二藝術園區共同發起人嚴長壽擔任館長。嚴長壽表示,聖嚴大師提過「虛空有盡,我願無窮」,但無窮的願力又令我深切體悟人生何其有幸,我們又何其慶幸,能夠共同參與此「百年難得一遇」的藝術大計,伴護著江老師走過這一段重要的旅程。或許有一天我們的名字都不復再見,但是在大家的努力下,為後代子孫留下了一項恆久永續的美麗資產。
日期: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