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客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客觀共有1992項結果
理財

在社會摸爬滾打10年後回頭看,才讓我意識到「窮人思維」的真正危害:你以為在省錢卻在將就人生

有人說賺錢最好的方式就是省錢,我不認同這種說法。買不起的東西可以暫時不買,但生活絕對不能將就。

日期:2021-09-10

國際總經

連大多頭都擔心股市修正20%!女股神「玩火」押寶這些股票,跌或漲?關鍵時間點出爐

由歷史數據可得知,9月向來是標普500指數,表現較差的月份,而現階段,投資人最好奇的問題莫過於,當屢創新高的美股,遇上「9月魔咒」,後續走勢會如何?目前,已有大多頭給出「恐修正10%至20%」的看法。

日期:2021-09-10

ETF

高股息、電動車…一張表看26檔「主題式ETF」買哪一種最好?台股職人「簡單SOP挑好股」

最近一個月,台北股市的熱度似乎降了許多,成交量一度回落至3000億以下,距離上一次見到5000億以上的成交量,已經是一個月以前的事了。一來是政策對於過高的當沖比例做了警示股的設計,二來是有投資人套牢在高檔,若是一般沒有受過訓練的投資朋友,一但面臨套牢,很可能就不再進出等解套了,成為短暫的靜止戶。因此,目前的投資風向球,再一次由積極轉為保守,資金再一次回到ETF領域。但是過往的ETF對於投資人而言,已經缺少了那麼一點「新鮮感」,於是乎投信公司近期紛紛推出了符合現在潮流的「主題式ETF」。

日期:2021-09-09

國際總經

台積電躍「全球最受尊敬企業」第6!今年排名變化點出投資方向,3焦點股吸睛、這檔漲逾76%

「未來品牌指數」(Future Brand Index)日前公布2021年全球最受尊敬品牌排行榜,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名次大躍進,從去年的第25名,升至第6名;荷蘭半導體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則擠下2020年名列第1的蘋果(Apple)奪冠。

日期:2021-09-08

台股

聯電還可以進場?半導體夯「這10檔」受矚目!想「賣阿榮換二哥」先看這數字

從台積電(2330)調漲晶圓代工價格,到聯電(2303)跨足封測、8月營收創高,近期半導體領域話題不斷,相關個股表現令人期待,甚至有投資人上網請益,是否該砍掉「阿榮」(長榮),改買「二哥」(聯電)?

日期:2021-09-07

理財

奧運賽場美中爭冠,投資戰局由誰勝出?

中國股市正邁向「共同富裕」前的陣痛期,短期變數仍大。

日期:2021-09-02

金融

成為「最會幫客戶賺錢的券商」 群益金鼎證券不忘初心、累積客戶信任

「我們一直以來的企業文化是,賣產品前先想客戶能否獲利,不是自己好就好,當『最會幫客戶賺錢的券商』,是我們的使命。」群益金鼎證券總經理賈中道分享他在群益金融集團工作逾二〇年的觀察。

日期:2021-09-02

生活消費

漫步.踏上 插畫的奇幻之旅

台灣插畫家角逐國際賽事屢傳捷報,不同的創作者,用不一樣的創作媒材,展現自己獨特的風格,無論是貼近時事的主題、抒發生活感想,或是靠腦袋裡天馬行空的想像畫輪廓、塗顏色,插畫家以無邊的視野為利器,一舉摘下多項國際大獎,帶觀者一起進入圖像中的故事,踏上奇幻旅程。

日期:2021-09-01

職場

疫情下最活躍的導演:最好的選擇,是接受你每一次的選擇 從類型片到人性深處 程偉豪的恐懼四階段

2023.11.17編按:第60屆金馬獎即將在週六(11/25)晚間於台北國父紀念館盛大登場,今年備受矚目的奪獎大熱門之一便是《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以下稱鬼家人),入圍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雙料入圍、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動作設計、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剪輯,共8個獎項。《鬼家人》融合奇幻、靈異及LGBT等多元的類型議題,將冥婚題材結合同志情,譜出人鬼情誼故事,不但締造3.6億票房佳績,超越《KANO》登上台灣票房影史第7名,今年更代表台灣角逐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鬼家人》導演程偉豪則入圍本屆金馬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今年39歲的程偉豪,2015年即憑藉《保全員之死》獲得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2016年首部長片《紅衣小女孩》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2021年《緝魂》獲金馬獎11項提名。執導作品尚有《目擊者》、《紅衣小女孩2》、迷你劇集《池塘怪談》,監製作品有《當男人戀愛時》。入行不到10年,程偉豪已闖出叫好叫座的成績,這次能否再抱金馬獎回家,值得期待。以下是《今周刊》於2021年9月專訪報導。

日期:2021-09-01

情感關係

別再一直「找碴」了!越是害怕失敗、犯錯,代表你曾受過的言語暴力有多深

有多害怕失敗或犯錯,就顯示出曾遭受多麼嚴重的言語暴力。這個句型還有許多類似的變化,像是「我絕對不能失誤,不然我的人生就完了」「我的失敗絕對要藏好,不能告訴別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就不錯」,這些都反映出對犯錯的恐懼,皆來自犯錯時受到什麼對待的經驗。

日期: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