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前列腺(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中排名第五,死亡率則同樣位居第五位,長期觀察排名更有往前趨勢,近40年來台灣攝護腺癌發生率增加約70倍,死亡率則加約20倍,並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近年不少名人飽受攝護腺癌之苦,包括藝人余天、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衛教專家潘懷宗、以及作家李家同等;而太電前董事長孫道存更在2021年因攝護腺癌惡化離世。攝護腺癌是個進展緩慢的癌症,早期沒有症狀,許多患者在發現攝護腺癌時,常常已經進入晚期,甚至轉移到骨頭、肺臟、肝臟、腎上腺等處,會出現骨頭轉移、內臟轉移的,屬於進展較快速、惡性度較高的高風險攝護腺癌。想要早期發現攝護腺癌,新光醫院董事、亞洲泌尿外科醫學會秘書長邱文祥表示,有一種很好的血液腫瘤標記「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固定抽血檢驗,當PSA異常升高,下一步就是要進行攝護腺切片,因為第一期攝護腺癌的10年存活率可達95%,如果早期發現,就不必擔心會死於攝護腺癌。(原文刊載於2021/3/10,更新時間為2023/7/4)
日期:2023-07-04
有巢氏房屋今年歡慶成立20周年!全台店數邁向450店、有近6,000位經紀人,店數規模穩坐台灣加盟房仲品牌前三大,更是其中「最年輕」的品牌。有巢氏下半年將推出「社區友善貼心服務」,並期許未來10年目標挑戰全台700店。永慶房產集團加盟事業處總經理莊志成宣布下一階段將再深化與社區鄰里關係,創新推動「社區友善貼心服務」,包括友善廁所、學童導護、應急影印、應急電話、友善休憩、愛心雨具、便民飲水、臨時上網、問路指引及行動裝置充電等10項友善貼心服務,當親切又實在的「好厝邊」。
日期:2023-07-04
開了店,有了一個特殊技能,彷彿心會有一個天眼,能知道整間店內的所有人在幹嘛。──阿福老闆
日期:2023-07-04
晟德大藥廠(以下簡稱晟德,代號:4123.TW)30日召開董事會,決議以企業併購法為基準,通過以增資發行新股方式與旗下投資公司「玉晟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玉晟管顧)進行股份轉換案,玉晟管顧與晟德暫定之普通股換股比例為1:0.2291,晟德擬增資發行新股32,201,219股以取得玉晟管顧100%股權。這項對自家投資公司的合併案,將成為晟德第三次轉型的最後一塊拼圖,助攻期許成為台灣最大專業生技投控公司。
日期:2023-06-30
軍工產業愈發受到重視,《今周刊》一連兩天舉辦第六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今日(6/29)在「創新科技 走出新藍海」專題演講中,邀請總統府祕書長林佳龍、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漢翔工業總經理馬萬鈞,分享國機國造與無人機等議題。
日期:2023-06-29
面對全球通膨效應持續發酵,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持續牽動各國經濟脈動,台灣在面對2023下半年的總經風險時,應該如何應對,才能超前部署,掌握領先的投資機會。
日期:2023-06-28
美中不斷角力,世界各國跟著選邊站,投資也發生不同效應。未來投資與地緣政治必然息息相關,今年最令人驚豔的是日本再起,中國則陷入通縮,若俄烏戰爭結束,東歐將成熱錢關注的新熱區。
日期:2023-06-28
韓籍航空雙雄合併案,如果順利整合成全球第7大航空公司與韓籍最大LCC時,間接受益者當屬該航空的主基地─仁川國際機場,由於雙雄合併所創造的磁吸效益與話題性,加上不斷升級的機場硬體設備,可望吸引更多國際旅客轉而選擇仁川轉機,使其亞洲航運樞紐中心 的地位更加穩固。
日期:2023-06-28
編按: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位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3位。這些年屢見名人不敵大腸癌病逝,除了66歲作詞人李坤城,還有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人,而去年離世的余苑綺得年僅39歲,身後遺下兩名年幼子女,更令人萬分不捨。大腸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病徵,且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卻與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有非常大比例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因此要「腸」治久安就要定期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指出,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也可以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除此之外,出現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原文刊載於2022/8/22,更新時間為2023/6/21)
日期: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