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歐盟一紙《永續金融揭露規範》新規,正式吹響了反「漂綠」的號角。近500天後的現在,這場「ESG打假之戰」,又上演更鋪天蓋地的第二幕。隨著全球一個又一個雷厲風行的圍剿案例曝光,假面ESG正因此一一現形!
日期:2022-06-15
就在台灣《蘋果日報》紙本停刊一年後,《蘋果新聞網》6/8在自家官網宣布找到買家並且已經買賣成局。媒體圈傳出買家是17LIVE共同創辦人潘杰賢,去年他才剛收購台灣最大Podcast平臺「SoundOn聲浪」。最新進度是週二(6/14)蘋果新聞網傳出近日提報大量解僱計劃書至台北市政府,擬在8月9日解僱280人、幾乎是全數員工。據了解截至今年3月底為止,蘋果新聞網共聘有285名員工,內部員工表示公司將先結清年資、再移轉新買家。
日期:2022-06-14
「真的,我愛死它了!布袋戲。因為,我還要傳承到以後,讓這個布袋戲的生命一直在走。」時任霹靂國際多媒體副董事長、有「八音才子」美譽的黃文擇,於去年11月,一支名為《英雄之聲:薪火》的影片中,如此表達他對布袋戲的熱愛。但,令全台布袋戲迷深感不捨的是,霹靂國際周一(6/13)發布聲明表示,黃文擇已於昨日病逝,享壽66歲,「我們景仰、深愛、敬重的巨人八音才子『黃文擇』大師,到天上去演布袋戲了。」
日期:2022-06-13
編按:中國以突襲式通知、片面停止台灣石斑魚輸入,總統蔡英文表示,這是再次違反國際貿易規範,這對兩岸的貿易正常往來毫無幫助,更是片面傷害兩岸關係。蔡英文說,中國已經違反國際貿易規範,處置的慣例是個案退運或銷毀,而不是全面禁止進口,中國的做法已經違反國際貿易邊境檢驗慣例,台灣也不排除向WTO申訴。而台灣提供的科學證據,中國不願回應也是錯誤的做法,台灣輸出的石斑魚都符合國際規範,去年被中國通報3件不合格個案,在確認安全無虞並強化源頭用藥管理後,都正面回復中國,但中國都未再進一步提供科學證據。蔡英文表示,她已經指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即刻啟動三項因應措施,保護台灣漁民,包括 多元對內行銷拓展通路、調節上市期間及產量、獎勵加工及外銷。她說,中國一而再、再而三違反國際貿易規範,打壓台灣農產品,「但是,我要告訴大家,去年中國禁止鳳梨輸入,我們都克服難關了,這次我們也一定能克服挑戰!除了將台灣優質石斑魚外銷國際,我也要請國人一起支持台灣漁民」!
日期:2022-06-11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11)日公布本土新增79598例,其中,死亡個案達211例,年齡分布30多歲到90多歲,最年輕個案為30多歲男性,本身有慢性腎病、糖尿病,6/4出現急性心肌梗塞,緊急送醫驗出PCR陽性確診,就醫當天就過世。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也提到,因為預期明天確診數會比今天數字來得低,加上重大政策已經宣布,且疫情看起來還算穩定,決定周日的疫情記者會暫停一次。
日期:2022-06-11
外送平台foodpanda日前宣布,從6/7起雙北、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市6縣市,每筆「外送」訂單增收平台費,北北基為5元,桃園、新竹縣市則收3元,「外帶自取」則無需收取此費用。不料此舉引起大批會員不滿,認為業者未經告知加收費用已是片面違約,行政院消保處證實,已接獲624件投訴案並要求退訂,foodpanda也發出聲明致歉。(原文刊載於2022/6/6,更新時間為2022/6/10)
日期:2022-06-10
最近最熱的新聞莫如2022年5月5日美國國務院官網「國家與地區」(countries and areas)中,對「美台關係」的部分,刪除了舊版中「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相關敘述,及「美國不支持台獨」。並且在有關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闡述中將《台灣關係法》置於美中三個聯合公報之前。
日期:2022-06-10
人工智慧(AI)也會搞種族歧視?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助理教授郭柏志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哈佛大學跨國研究發現,當採用先進的AI深度學習演算法,判讀X光片及電腦斷層掃描時,電腦竟能從這些醫學影像分辨出患者是黑人、白人或亞洲人,並影響判斷的準確率。科學家迄今還不明白,AI如何辦到的。郭柏志指出,醫界近年大量引進AI,研發醫療機器人、智慧診療、及醫學影像識別技術等,協助醫生更快速、準確地診斷,這本該是造福病患的好事。但這項研究也揭露當中隱憂,提醒大家要注意醫療倫理問題,並消弭引進AI智慧產生的醫療不平等現象。
日期:2022-06-09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今(8)日在年度股東會上回答股東提問時表示,台積正進入結構性的高速成長期,以規模這麼大的企業,每年營收仍成長25%以上。為了確保長期營收及獲利成長,現階段台積必須投入金龐大的資本支出,「今年應該就有400~440億美元」。若到了營收成長速度開始減緩,「公司不再需要那麼多現金支應」,配息的金額就可望增加。劉德音也認為,今年以來台積電股價下跌只是短期現象,原因在於國外疫情趨緩後消費者行為改變,無關台積電績效,並鼓勵大家要把眼光放遠。
日期:2022-06-08
我國開放mRNA疫苗提供青少年及兒童施打,但有家長擔憂副作用可能高於蛋白質次單位疫苗,盼政府加速審查高端12至17歲的新冠疫苗EUA,若成功將可提供更多元疫苗選擇。
日期: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