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背負許多浪犬汙名的狗狗生活環境辛苦,但我們不能只著重於狗身上,而是要更多聚焦於人—因為人犬是一起生活在這個社會的,所以我們很專注於二方的和諧相處。如果我們在前端S(Social 社會)的教育,以及後端E(Environmental 環境)的努力,可以讓這些問題稍微減緩一點,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希望這樣的力道能讓政府和民間看到,看到後我們就有機會將種子評估員、種子教師、種子心輔犬的培訓再擴大,集結人與犬的力量創造更美好共處的社會,全世界的狗狗也不再有那麼多的創傷。」台灣心輔犬團隊執行長 陳奕君說道。
日期:2022-10-28
Omicron造成全台三百多萬人染疫,醫護人員首當其衝。身處第一線,雖比一般人更了解病毒,但染疫帶來的種種不適不比一般人少,更別說被迫離開戰場的心理壓力。聯合報與元氣網特別採訪康復醫護,與大家分享他們如何克服染疫的不適與心理壓力。
日期:2022-06-17
美國媒體報導,自今年1月底以來,有6名俄羅斯商人接連自殺身亡,其中有3人更疑似先殺害家人後再自盡,其中4人任職於國營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相關企業,種種巧合加上案情疑點重重,引發外界議論。
日期:2022-04-30
瘟神肆虐,新冠肺炎無聲卻殘酷地踐踏全球,聯合國標榜的SDGs目標也首次出現指數倒退。在這樣的風險中,一座城市,如何展現它的韌性?在萬華社福中心樓下排隊的是一群物資匱乏的無家者,疫病中,他們不只被政府接住,更因在地綿密的社福網絡倖免於難。政府無法單打獨鬥,只有更多夥伴齊心協力,才能成為疾風下的勁草,度過危機。
日期:2021-10-27
20211130編按:第11屆總統文化獎於今(30)日頒獎,其中的人道貢獻獎由推動安寧照護數十年的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顧問醫師,也是佛教蓮花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的陳榮基醫師獲得。主辦單位中華文化總會在得獎理由中指出,陳榮基「身為一位神經內科醫師,感受病人因為疾病飽受折磨,從一個醫生的角色,體悟到如果生命無法延續,應該讓病人有尊嚴的離開世界,因此積極推動安寧療護、臨終關懷的倡議與教育,積極投入台灣安寧緩和醫療的推動」。《今周刊》於2021年9月底刊出陳榮基的專訪,以下為專訪內容。
日期:2021-09-29
上月一五四隻走私品種貓遭安樂死,源頭下單的黑手竟是有合法立案的繁殖場,為了不讓悲劇再次重演,政府應改善法規漏洞,設法殲滅銷贓管道,杜絕非法繁殖鏈。
日期:2021-09-15
剛過去的這個周末,150多隻名貴貓咪因非法入境而遭安樂死,涉嫌走私的船長經檢方傳訊後,依《傳染病防治法》以「6萬元」交保。
日期:2021-08-25
日前在國內發生史上最大宗的走私貓安樂死事件,各界聲音鬧得沸沸揚揚,有人力挺法規、有人痛批「撲殺」做法不人道,甚至還有一派聲音要求政府同意讓這批走私貓開放領養,希望不要讓無辜的貓「命喪針下」。然而,是否真能如此單純地開放讓民眾領養「走私貓」?有專家指出,這後果可能不堪設想,除了病毒有可能快速擴散,還可能危及飼主的性命。
日期:2021-08-23
國產高端疫苗將在明天開打,由於其保護效力一直未正式公布,不少人對於其保護效力有疑慮,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表示,高端疫苗與美國研發的Novavax疫苗都是屬於次蛋白疫苗,後者的保護效果可以達到90%,推估高端的保護效果應該也在85到90%之間,比起mRNA的95%要差一點,但比腺病毒疫苗好。
日期:2021-08-22
知名網紅、健身教練「筋肉媽媽」昨於臉書發文,透露8月初接種第一劑AZ疫苗,出現心跳加快、頭痛等副作用,就醫後發現「血栓指數高」,後來經過核子醫學檢查,確認肺栓塞,難過表示「我很難受想哭,醫生說一旦靜脈栓塞,這輩子都可能復發」,更嘆因栓塞無法運動,「那命運逼我轉行嗎?」
日期: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