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安全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安全的共有2131項結果
國際總經

防災因應〉監委、學者盤點十年進展 對比日本福島實況 台灣核災應變SOP恐不足

福島核災至今十年,政府與台電雖曾針對核電廠進行問題盤點與改善,但在核災緊急應變的規範與程序,乃至於災後復原準備,仍讓監委與學者感到憂心。

日期:2021-03-10

台股

快上車!3、4月強制融券回補期,這「18檔個股」可望引爆軋空行情

台股加權指數屢攻「萬6」,但投資人對股市過熱的看法沒有停止過,融券餘額也創下16年來最高,在3、 4月的強制融券回補期,哪些個股可能走一大波軋空行情?

日期:2021-03-10

國際總經

311福島事故10周年》核四捲土重來? 台灣若發生核災,4成民眾認為會比日本更嚴重

2011年3月11日,強震引發的海嘯,讓福島第一核電廠停擺失控,險些釀成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核災;日本首相甚至擔心科幻小說中的「日本沉沒」,即將成為現實。最壞的劇本雖未發生,但足以讓人反思使用核電的風險與代價,台灣社會也因此出現前所未有的反核意志。10年後的今天,「非核家園」這項曾具高度共識的價值,卻屢屢受到挑戰;重啟核四,再次成為公投選項。究竟是外在環境發生劇烈變化,還是我們忘記了當年的教訓?

日期:2021-03-10

國際總經

福島核災10周年》「10年前,我也以為日本核電很安全...」日本前首相菅直人:讓台灣核電歸零2忠告

今年是福島核災10周年,10年過去了,日本改變了嗎? 人類有因此而記取教訓嗎?日本當時的最高負責人、前首相菅直人,如何回顧過去的決策,對台灣又有什麼樣的建議?

日期:2021-03-10

科技線上

台積電的必修課》台灣半導體強大到美國都害怕 該如何做不會讓大家感受到威脅?

上周全球半導體產業有兩件重要大事。

日期:2021-03-08

政治社會

疫苗2廠定案後4年完成建置 陳時中:有望增加研究量能

新冠肺炎延燒1年多,外界引進期盼疫苗的取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近期透露,因應流感化需要,未來會將把疫苗的重心轉移到國內,建立疫苗2廠。今日陳時中進一步說明,疫苗2廠會有P3的實驗室,能增加研究的量能,也可以在緊急的情況生產一部分的疫苗供緊急使用。待國發會定案,需要3、4年的時間完成硬體的建置。

日期:2021-03-06

產業動態

特斯拉、賓士、BMW都被駭過! 為何鴻海廣發武林帖找資安高手?「不用200美元,就能偷走要價300萬台幣的特斯拉!」

只要花不到200美元在網路上買二手設備,再經過幾個設定步驟,就能把一台要價新台幣300萬元的特斯拉偷走。這聽來不可思議的情節,卻可能真實發生在你我的生活中。

日期:2021-03-03

台股

分散投資是錯的!他用3萬本金在10年滾出3000萬:本金沒10萬,你唯一能做的是All in

作者遠藤洋1987年生於埼玉縣,6年前還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目前是投資家、自由工作者,主導投資社群群組ixi。遠藤就讀東京理科大學的一個暑假,決定做一件新的事情,於是將當家教打工存下來的錢當作本金,在完全沒有知識的狀態下開始投資。結果親身體驗到「與其投資知名企業的股票,不如投資小型股」,「與其分散投資,不如集中投資」,其實才是真正的低風險、高報酬。大學畢業後,雖進入有前景的創投企業工作,但仍然決定用投資所得的資金為資本,在26歲時獨立創業。服膺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自創「1年內股價會漲3倍以上」的完全打擊公式,集中投資於小型股的風格,一年最大獲利達到600%以上,1支個股的最大投資收益1200%以上,達成了「即使只投資一支個股,也能獲取破億」的報酬。曾有聽到傳聞的資產家找上他,委託他「交付10億日圓代為資產運用」,但是他婉拒一切外部資產運用,只使用自有資金操作。以此投資經驗為基礎,目前為止指導過經營者、上市企業董事、醫生、律師、商務人士等超過一千兩百位以上的散戶投資人,許多人因而成為「成功的投資者」。他認為本金10萬以下的小資,不要學人家分散風險和買基金,那是本金百萬以上才需要的。他33歲財富自由,現在一年有200天都在旅遊,人生自由最大化。

日期:2021-03-02

國際總經

台灣救了非洲國王一命! 友邦元首染疫 宣稱「尚未公開確診」就被抗病毒藥治癒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全球,我國在非洲唯一邦交國史瓦帝尼的國王恩史瓦帝三世(King Mswati III)19日在國會上自爆在今年初曾感染武漢肺炎,但他「還沒來得及對外宣布確診的消息」就因為使用台灣贈送的抗病毒藥物後已痊癒,更建議國內民眾只要確診都應該立刻服用。

日期:2021-02-20

國際總經

散戶爭相力挺,股價卻較高點挫逾90%…一檔股票教投資人的三堂課 先問自己「賠得起多少?」

當一檔股票大獲散戶支持,你會跟著買進,或在場外觀望?

日期: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