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川普在2024年美國大選中勝出,再度成為美國總統,台灣應該如何看待?現年75歲的前維吉尼亞州長吉爾摩(James Gilmore),今年5月訪台時表示,川普將會繼續支持台灣,但不論是台灣或其他美國盟邦,都不宜把維護自身利益或保衛本身安全的最大希望,都放在美國身上。吉爾摩曾擔任美國駐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大使,他指出,川普在第一任任期的部分作為,被外界視為孤立主義(isolationist)或美國不再挺盟邦。但他認為,川普其實不希望盟國只想「搭便車」或「吃免費的」(free rider)。美國會支持台灣或其他盟邦,但盟邦自己要先努力,自己要變強,美國再來給予經濟或軍事支持。(原文刊登於2024年5月7日,更新於2024年11月8日)
日期:2024-11-08
根據白宮今天公布的備忘錄,美國總統拜登根據美國憲法及法律賦予的權力,授權從國防部的防禦物資及服務中調撥最多5.67億美元(約新台幣179億元)以及軍事教育及訓練,向台灣提供援助。這是美國迄今最大的此類援助計畫。
日期:2024-09-30
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週一(5/20)上午宣誓就職,賴清德於就職演說中,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為題,向中國釋出善意。他指出,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拿出誠意,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賴清德也向國人喊話,「我們有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不能有幻想。」在中國尚未放棄武力犯台之下,國人應該了解:即使全盤接受中國的主張,放棄主權,中國併吞台灣的企圖並不會消失。面對來自中國的各種威脅滲透,必須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提升全民保家衛國的意識,健全國安法制。賴清德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一起和台灣承擔全球的責任,致力於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
日期:2024-05-20
中國持續加強對台軍事威脅,堅持不放棄對台進行危害台灣人民安危的暴力軍事行動,加劇台海緊張局勢,引起國際社會警戒。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16日表示,政府計劃向台灣提供5億美元(約新台幣154億元),美國將很快動用總統提撥授權,很快提供台灣重大的軍事援助;這是國會去年做出的要求,也是美國遵守台灣關係法所做的長期承諾。
日期:2023-05-17
編按:《日經亞洲》網站週三(10/19)報導,據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正在考慮與台灣聯合生產武器,旨在提高美國設計武器的產量,加快其轉讓給台灣,並加強對中國的威懾。《路透》週四也報導,會員中包含許多美國軍火廠商的美台商業協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亦證實兩國政府已針對聯合生產武器展開初步討論。韓儒伯說雖然尚未確認哪些武器會是生產標的,但可能會以各種軍需用品和飛彈科技為主,美國務院副發言人帕特爾(Vedant Patel)被問及此事時沒有正面回應,僅表示美國正檢視所有可能選項,確保各種武器系統能依《台灣關係法》運交台灣。另外,根據自由時報報導,為協助維持台灣防空飛彈主力--美製愛國者三型飛彈系統運作順利無虞,經台美雙方議定,美國政府協調愛三飛彈原廠,派出龐大技術代表團長期駐台,執行期程自今年10月4日起算,至2027年12月31日止,為期5年3個月,這項屬於勞務案的台美合作案,經費高達24.9億元,平均每月經費約達4千萬元。
日期:2022-10-20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日前通過《台灣政策法案》,引發各界熱議,《今周刊》特別邀來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兼任教授湯先鈍全面剖析。
日期:2022-09-21
PIMCO (品浩) 提示: 烏俄戰爭將加速去全球化並影響美國的外交政策,同時改變歐洲能源供給與能源政策,並造成企業產線轉移。中美之間的長期展望、氣候政策和通膨的長期趨勢同樣重要。在持續出現挑戰下,韌性是當前各國政府及企業關注的焦點。
日期:2022-08-24
拜登政府公布最新安全援助政策,在這台海緊張局勢的關鍵時刻,將對台灣有顯著的影響。美國負責政治與軍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露易絲(Jessica Lewis)於3月10日在聯邦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美國將與台灣密切合作以加強台灣的防禦與威懾,並強調三個面相:美台武器交付的效率、非對稱作戰能力、全社會戰略。其中安全援助不僅涉及軍售,也包含所有武器設備、物資與人才培訓等。
日期:2022-03-28
台灣面臨中國日益緊迫的威脅,對此美國國會通過許多法案以加強台灣的威懾,包含「台灣嚇阻法案」(Taiwan Deterrence Act)與「武裝台灣法案」(Arm Taiwan Act of 2021),但是依現有的結構法案若通過,可能會適得其反。
日期:2021-12-30
阿富汗在8 月 15 日淪陷、總統甘尼當天逃亡阿聯,外界分析美國在阿富汗為期二十年的反恐行動最終以失敗收場。美國撤軍阿富汗也引發了「疑美論」,擔憂拜登政府將不會繼續對台灣等國家提供安全保障。
日期: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