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而校園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亞洲多國陸續取消室內口罩令,南韓是在1/30、台灣2/20,而日本也將在3/13全面實施放寬,但即使政府放寬規定,不少民眾似乎沒打算立刻完全不戴口罩,究竟是為什麼呢?歸咎起來至少有3個理由。首先是,800多天以來民眾已被要求認真配戴口罩、習慣很難立刻改變,甚至有人認為,戴口罩不用化妝、不用隨時面帶微笑也成為一種優點。紐時中文網報導,首爾研究中心CATS實驗室的文化研究學者金相珉說,口罩讓南韓人擺脫保持美麗的社會壓力,「把臉露出來會感到有些不舒服」。而《口罩的品格》一書的作者、東京聖路加國際大學公共衛生學副教授大西一成說:「如果不戴口罩,別人會盯著你看。」還有一種說法是,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戴著口罩似乎有助於讓自己不吸入太多髒污空氣」,降低咳嗽、打噴嚏和胸悶等問題。最後,不願意把口罩拿下,也有可能是產生容貌焦慮症,其實任何年齡或性別的人都有機會有「容貌焦慮」,但最常見於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難免在意自己的外表。面對「脫與不脫」,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由,這也是口罩令解除後,大家都需要調適的一部分。
日期:2023-02-19
許多人在簡報、考試前或許都有類似經驗:明明準備了很久,卻在關鍵時刻因為緊張導致頻頻拉肚子跑廁所,或手不住地發抖,甚至連原本準備好的台詞,也因為焦慮而導致大腦一片空白。那些看起來從容不迫的人,真的不會緊張嗎?他們如何與緊張情緒和平共處,展現出最佳表現?
日期:2023-02-17
波蘭報導文學作家沙博爾夫斯基,歷經波蘭政治轉型、母親失業、家庭顛簸,他如何以獨到觀點探討獨裁者的權謀?以及共產走向民主自由的轉型陣痛?
日期:2023-02-08
阿崴很討厭回家,最討厭的就是過年。過年代表:必須待在家裡跟爸媽大眼瞪小眼,而自己長期住外面,作息、生活習慣與爸媽大不相同,長時間的年假,使得這些「不同」浮上檯面,增加自己與父母的摩擦。⠀
日期:2023-02-06
上班天數多、工時長,成效必然好?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由非營利組織4 Day Week Global、英國劍橋大學、都柏林大學,以及美國波士頓學院共同合作的一項研究顯示,採取「周休3日」,不僅未對企業營運,造成負面影響,還有助帶動營收增加,員工身心狀態,也獲得明顯改善,且有高達97%的實驗參與者,希望繼續維持「周休3日」制度。
日期:2023-02-06
二○一○年開始,我們與三個買家商談出售股權事宜。其中兩家是國營企業,一家是國際商業地產開發公司,也曾是在我們的建設計畫初期,企圖以低價占據高股份的老對手。
日期:2023-02-03
台中麻葉餐飲集團創辦人兼執行長魏幸怡,花了10年時間,在台中新社打造禪意、仙氣十足的無菜單料理餐廳——飛花落院。2021年正式營運後,吸引饕客搶訂。創業27年的她,還因為很會辦活動,被譽為「被餐飲耽誤的公關公司」。自2012年起,定期帶領團隊赴關懷兒少之家,陪伴青少年兒童閱讀,並引導團隊合作能力。她分享這兩年因疫情無法到兒少之家,最近再見面時,小朋友們一見到他們來了,伸出雙手擁抱,場面相當感人。有員工參與活動後分享:「我不知道我有能力可以服務這些人。」讓魏幸怡知道,公益付出收獲最多的是自己。
日期:2023-01-25
不久前,有個算命仙告訴YouTuber阿翰,他內心深處藏著一間房子,有廚房、有臥室。只是,這內心的臥室亂七八糟,堆著一堆沒什麼打理的雜物;至於廚房,一眼看去擺設潔淨,但若打開爐上的鍋蓋,裡頭竟只有一塊很小的蘿蔔糕。
日期:2023-01-17
天后蔡依林每每都在舞台上帶來精采的演出,為了展現最完美的舞台效果,蔡依林時常自掏腰包地邀請外國舞者來台演出,一定很多人會想說蔡依林這麼有錢是很正常的,NONONO~很多人都是左手賺錢、右手就花掉,要是不懂得理財,那麼賺得再多都只是曇花一現。
日期: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