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四周都以施打AZ疫苗為主,單日有17萬人重新將AZ納入考量。對此,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也在節目上指出,現在爭取打AZ的人很聰明,除了可以獲得保護力,也因為打第二劑至少須間隔10-12周,伴隨混打臨床研究數增加,加上民間購買的BNT疫苗也差不多到了,政府也許會開放如今打AZ的人混打BNT,即便不行也還是能打AZ,可說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
日期:2021-07-17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王鴻薇日前控訴,副總統陳建仁在參與國產疫苗二期試驗時,早就知道自己打的是疫苗,把其他受試者當「白痴」。對此,陳建仁15日晚間反擊王鴻薇,根本憑空捏造事實,相信大多數台灣民眾,都有很好的科學素養和思辨智慧,不會受到假消息的誤導。
日期:2021-07-16
創新是疫後轉型的關鍵字,素有「工研院奧斯卡」之稱的工研菁英獎,2021年4項金牌得主,涵蓋臺灣優勢的半導體科技、電路板產業應用,以及深具潛力的植物新藥技術,都是跨領域創新的結晶,為臺灣下世代產業科技提前布局!
日期:2021-07-16
自行政院政委唐鳳推出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後,整體流程方便許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預計每周提供一種疫苗進行接種,原規畫是前3周提供AZ疫苗,第4周增加莫德納(Moderna)疫苗;不過,此計畫有改變。副指揮官陳宗彥今(15)日於記者會上表示,原計畫修改成未來4周皆提供AZ施打,後續再視情況提供莫德納。
日期:2021-07-15
新冠疫苗開放18歲以上族群意願登記,截至7/15下午五點,第三輪登記莫德納意願的人數高達418萬人,佔總登記人數757萬約55%,而登記AZ的僅18.9萬人,兩種疫苗數量明顯落差,讓外界關注未來第二劑接種,會有開放「混打」的需求。針對施打時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目前暫定未來4周都提供AZ,莫德納會依照疫苗抵台狀況再做規劃。
日期:2021-07-15
關於新冠(COVID-19)疫苗混打議題近來討論度相當高,有不少媒體報導,稱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大家,不要混打不同廠商的新冠疫苗,更指「這是個危險趨勢」,言論一出令各國憂心,包括加拿大、泰國等皆推出混打政策。令人意外的是,這一說法竟是因「外媒誤導」所造成的擔憂,WHO的當事學者親自出面澄清,還原自己曾說過什麼論點。
日期:2021-07-15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14)日下午,公布第3輪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意願登記數據,總人數達643萬3528人,受血栓案例頻傳影響,單獨勾選願意施打AZ(AstraZeneca)疫苗的人數,只有11萬6258人,占比僅1.81%,遠低於單獨勾選莫德納(Moderna)的59.57%。事實上,對疫苗不良反應的擔憂,並非台灣特有現象,他國民眾在接種疫苗時,也會擔心血栓等副作用;至於是否會因此開放民眾「自選疫苗」,各國政府作法不一,本文以下將以英國、美國、澳洲、德國為例,說明其因應方式。
日期:2021-07-14
誰也想不到,一輛電動車竟顛覆了百年車業;未來,一顆主打碳中和的塑膠粒、一罐用再生能源生產的化學品,將可能就此翻轉發展同樣超過百年的石化業。
日期:2021-07-14
疫苗到底能不能混打?混打效果是不是比較好?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12日提出建議,認為目前缺少混打疫苗後,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相關資料,建議民眾不要混打不同廠商的COVID-19疫苗,「這是個危險趨勢」。
日期:2021-07-13
週五 (8 日) 美股早盤時段,特斯拉股價迎來死亡交叉,為 2 年多以來首見。週五早盤,特斯拉其 50 日移動均線 (50MA) 已彎頭向下摜破 200 日 (200MA) 移動均線,在技術面上形成了死亡交叉,許多人認為,這意味著短期盤整演變為長期下跌的趨勢。
日期:202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