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學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學院共有5626項結果
職場

40年打滾商場叢林、打造橫跨歐亞美貿易帝國!黃文局:掌握《大局》省下高昂學習代價

斥資2千多萬美元成立華府智庫GTI的創辦人之一黃文局,周四(10/6)在誠品信義店舉辦新書《大局》發表會,包括立法院長游錫堃、知名小說家陳耀昌等眾多貴賓蒞臨現場。黃文局致詞時說,今天的主題是「江湖撇步」,高人看來不值三文錢。事實上,所謂的「撇步」,沒有什麼高深的學問,只要用心,「撇步」就會源源不絕。

日期:2022-10-06

政治社會

「白人開始會用筷子了」瓦城重啟赴美展店計畫,董座徐承義分析:為何近年台灣餐飲業瘋美國

「20年前你去美國的中菜館,三分之一的客人不拿筷子,但現在再去一趟,你會發現當地白人也開始會用筷子。」究竟近年台灣餐飲業,為何如此積極瞄準美國市場?瓦城董事長徐承義點出,近5~10年來,美國對於東方菜系的熱愛程度不斷成長,這也是為什麼瓦城重啟美國展店計畫,更喊出2025年要衝刺到全球200家據點的目標。

日期:2022-10-06

政治社會

諾貝爾化學獎大熱門,翁啟惠謙稱「自己不會得」!求學時代非學霸、投入醣分子研究「全球唯一發明」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一直是諾貝爾化學獎熱門人選,每年得獎呼聲都相當高,今年再度被日本化學領域學術新聞最大網站選出為熱門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面對外界一片看好聲,今周刊與人在美國的翁啟惠連絡上,他謙虛說自己得獎機率不大。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已在週三(10/5)下午1745頒發,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學者凱洛琳•柏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麥學者莫代爾(Morten Meldal)及美國學者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共同獲獎,表彰三人在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領域的貢獻。

日期:2022-10-05

政治社會

錯誤政策比貪汙還可怕!特拉斯堅信不移的「涓滴經濟學」,為何在18個已開發國都失敗?

繼放棄先前提出的取消45%最高所得稅率計畫後,英國首相特拉斯再度做出重大讓步,財相夸騰決定提前宣布財政計畫,說明如何降低公共債務占比,以緩解外界對其大減稅經濟政策的疑慮。這項政策大轉彎後也許可亡羊補牢,但英國經濟與金融市場卻已付出慘痛代價,著實應證了「錯誤政策比貪汙更可怕」這句名言。

日期:2022-10-05

房地產

大學唱空城讓房市遭池魚之殃!學生套房面臨泡沫化考驗,張欣民:包租公遇4情況最好趕快逃

最近兩則新聞訊息都跟大學院校學生數有關,其一是111學年度大學招生缺額持續擴大,連知名大學也罕見出現缺額。另一則是教育部勒令和春技術學院在明年停辦。過去各大學商圈因學生住宿需求,而造就出來的學生套房投資熱潮,在面臨長期少子化的趨勢之下,恐怕也將淪為當地房屋市場中的票房毒藥,已投資者可得盡早做好退場準備。

日期:2022-10-05

職場

身高體重、星座血型…招募面試可以問與工作無關的私人問題嗎?

「我到內湖某科技公司面試,主管除了問身高體重外,還問我星座血型、家中排行、結婚計畫等,這些與工作能力無關的私人問題,我可以拒絕回答嗎?若我因此惹惱面試官,未能被錄取,該怎樣主張自己的權益?」一位求職者問我這個問題。

日期:2022-10-05

政治社會

確診者7+7再放寬?陳秀熙:65歲以下「這條件」居隔可縮為3天,病毒量已極低

國內確診者居家照護7+7規定可望放寬。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建議,針對65歲以下且打滿3劑的輕症感染者,可縮短居家隔離期為3天,以盡速回到正常社會運作。

日期:2022-10-05

國際總經

中國GDP能保2就偷笑?中國最準分析師、中共國師一致悲觀:經濟下墜速度恐快於多數人想像

「新的成長點,投資方向都不明確⋯⋯。」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他的語氣中,透露著無奈,「我想,中國未來10年的經濟成長率,能達到平均『每年2%』左右,就已經是很樂觀的預期了。」

日期:2022-10-05

國際總經

中國GDP能保2就偷笑?中國最準分析師、中共國師一致悲觀:經濟下墜速度恐快於多數人想像

10月16日,俗稱「二十大」的中共第二十屆全國黨代表大會即將於北京召開,並確立常委會人選。外界預期,中國未來5年的總體政策也將由此定下基調。但,無論「習皇帝」連任與否,不少權威經濟學家指出,二十大後的中國經濟,恐都難以避免走向「平庸」的命運,而曾經引領亞洲數十載的「中國世紀」,也或將因此迎來終結⋯⋯。

日期:2022-10-05

教育

「淨零碳排領航班」協助產業穩健邁入永續生態系

主導著時代驅動的能源,已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當人們警覺到這些能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以及所造成的污染對環境形成巨大衝擊時,想要繼續維持安居樂業生活,就必須採取資源循環、環境永續的方式,也因此催生出2050淨零碳排的世界共同目標。

日期: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