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專業獎章」相當於我國環保界諾貝爾獎,獎章的歷史悠久,最初是為了鼓勵各界在環保推動的努力而於85年創立,每屆的評審過程需要經過初選、複選、訪談及決選階段層層嚴格篩選,每位獲獎人均為推動環境保護成就卓越代表。
日期:2021-11-18
「清大事件」中的產學合作觸動兩岸政治的敏感神經,台灣高教界憂心大學自由風氣遭壓抑,政府該如何就防守中共滲透與保障學術自由間,取得平衡、訂定出紅線辦法,是當前重要課題。
日期:2021-11-17
國內重量級永續創意指標、「2021第五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於11月11日盛大舉行頒獎典禮,總計40多件參賽作品,創下歷年新高,競爭激烈。其中,家樂福《改變,從看見動物開始》及若水國際《Tech for Good 打造身障就業新可能》脫穎而出,分別奪得「企業永續組」及「社會創新組」金獎榮耀,再加上銀獎、銅獎、特別獎作品共18件獲得評審團肯定。獲獎單位橫跨公私部門,於頒獎典禮中齊聚一堂,交流落實永續作為的最新創意,一同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攜手前行。
日期:2021-11-16
印象中,從小學一直到國中,學校都會定期發放調查表讓學生填寫家庭狀況,內容包含經濟狀況、父母職業、家庭成員等等。這張表是要學生帶回去跟家長一起完成的,依稀記得我跟父母是按照表格順序一一填寫下來的,先寫上自己的名字,接著在家庭經濟能力欄位,勾選當時還不太能理解的詞彙「小康」,而父親的職業欄,我則是筆畫簡潔地寫上「工」。
日期:2021-11-10
吳弭當選波士頓市長,根本與「台灣」無關。今日的美國政壇,少數族裔出頭天,他們共舉左派大旗推動社會革命,而吳弭勝出是美國世代翻轉的里程碑,台灣人看懂了嗎?
日期:2021-11-10
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在英國格拉斯哥市(Glasgow)登場不到數日,已有幾個台灣應該學習的啟示。
日期:2021-11-10
在企業營業秘密保護的關鍵時刻,《今周刊》舉辦「營業秘密法與無形資產保護論壇」,邀請專家學者、產業代表共商實務解決之道。
日期:2021-11-10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台灣最常見的十大癌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本篇談的是「肝癌」。
日期:2021-11-03
總統蔡英文今(30)日出席由《今周刊》主辦的第6屆「小英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與學子們交流、互動,了解年輕世代對公共事務的想法。她表示,「當總統不一定光鮮亮麗,但壓力確實很大,因為總統做的每個決定,都會影響大家的未來。」
日期:2021-10-30
核四是否該重啟?台大地質科學系研究所教授陳文山認為,台灣核一至核四廠周遭有很多活動斷層,一旦發生大地震,將會對台灣造成巨大災害;長期關注核電議題的楊斯棓醫師滿懷憂心的說,在台灣這個彈丸之地,如果發生核災事故,以半徑三十公里當疏散範圍,恐怕有多達幾百萬人要疏散,台灣能夠扛得起來嗎?
日期: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