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學術研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學術研究共有350項結果
生活消費

講台語正時行

隨著本土語言已正式納入中、小學生必修課程中,其中最多人口使用的「台語」,也宣告進入百花齊放的新時代。丟掉老派、粗俗的刻板印象,用台語寫詩、玩桌遊、讀經典文學《小王子》,台語音樂劇更風光登上國家戲劇院、國慶活動,坐擁好評,「台」味潮流文雅藏趣味,跟上流行張口說,正港台灣人愈台愈在地。

日期:2023-05-10

政治社會

讓台灣成為民主世界MVP!賴清德登記民進黨總統初選,轟中共大玩和戰兩手策略、揭3目標4挑戰

民進黨周三(4/12)召開第20屆第12次中執會,身兼黨主席副總統賴清德迴避,推選代理主席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主持,會中通過2024年第16任總統提名候選人案,正式公告由賴清德代表民主進步黨參選2024年第16任總統。賴清德獲得黨內提名後發表談話,強調上周總統蔡英文的出訪,與前總統馬英九的中國行,呈現對台灣不同的意義和價值。馬是走回過去一個中國原則框架,蔡總統則是在民主的道路上走向國際迎向未來,這正是2024年之後的國家未來兩個截然不同的選項。賴清德也揭示、承諾將帶領全體立委候選人完成2024年大選兩大總目標為總統高票當選、國會單獨過半,並以此穩定的民主力量,實踐「民主團結」、「民主治理」,以及「民主和平」三大民主行動,來推動國家希望工程,達到「民主」、「繁榮」、「和平」的目標。至於有關第11屆區域立法委員黨內初選作業,民進黨新聞部主任、發言人張志豪轉述表示,共計有39個同額競選選區停辦民意調查作業,2人以上登記參選之14個選區須辦理民意調查作業。民進黨中執會審查2024年第11屆區域立法委員提名初選76位登記參選人,經業務單位審查,除「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第六條規定的消極資格將轉請中選會協助查證外,其餘參選資格均符合規定。此外,會中也同意屏東縣第一選區黃信茗、嘉義縣第一選區黃榮利、高雄市第三選區劉世芳退選,退選後嘉義縣第一選區形成同額競選,一併同意停辦民意調查作業。針對高雄市第三選區劉世芳退選後,該選區形成無人登記,後續提名作業,是否重新辦理初選登記作業或採徵召方式,交由2024大選提名策略小組進行研議後,再送中執會決議。(原文刊載於2023-03-15,更新時間為2023-04-12)

日期:2023-04-12

政治社會

先丟千萬補助給民間建站 再花逾兩千萬打造TOAJ 國科會補助疊床架屋 學術平台恐淪蚊子館

為提升國內人文社會學術研究的國際曝光度,國科會規畫三年內耗資兩千多萬,打造名為TOAJ的期刊平台,卻引來浪費公帑質疑,問題究竟出在哪?

日期:2023-03-22

政治社會

直擊ESG國際峰會》零碳之路與暖化賽跑,產學如何接力直追?史丹佛永續學院院長談全球氣候治理

隨著各國紛紛推出淨零碳排目標,「如何落實」也成為政府企業迫切求解的大哉問。史丹佛永續學院設立「永續加速器」,帶頭尋找可以「規模化」的問題解方。

日期:2023-03-22

國際總經

岸田加碼「優惠國際人才政策」,能就此重振日本經濟活力?值得台灣深思的一堂課

日本加碼優惠頂尖外國人才政策,但在具體能為日本帶來的利益不明的情況下,國內亦有聲音指出應該對本國人才多點投資。

日期:2023-02-20

政治社會

陽明山上的地震儀 連北韓地下核爆都能抓到!為何美國軍方透過政府科學機構 1963年來台裝地震儀?

上周一(2/6)土耳其兩次強震,再度引起世人對於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對地震災害的痛苦記憶,以及對地震測報技術的好奇。其實,地震學與網際網路(internet)等部分民用技術一樣,當初若非脫胎於美國的前瞻軍事技術,就是與軍方需求有莫大關聯。原本地震學在1960年代前,幾乎是一灘死水,沒想到在冷戰初期,美國政府需要發展監測蘇聯地下核子試爆的需要,透過美國國防部旗下的先進研究計畫署(ARPA),投入大筆經費發展地震學。這使地震學一躍成為1960年代受惠官方需求的科學領域,發展一日千里,不僅促成了1968年劃時代的板塊構造理論問世,也直接或間接帶動了全球許多國家的在地地震學研究或地震測報網建立。其中一個受惠國家,就是台灣,地點就在台北陽明山的鞍部氣象站。

日期:2023-02-14

教育

大學志願怎麼填?19歲時最想讀師大美術系...建中畢業30年後,給高中生的人生建議「經濟能力最重要,你不能餓死」

編按:大學學測即將在2月23日公布成績,很多考生陷入選填志願的困難抉擇,到底志願該怎麼填?該選校還是選系?這都關乎未來職涯發展。大學畢業後,該找份平凡但能溫飽的職業,還是執著於追求前途渺茫的理想,夢想和生計要如何選擇?

日期:2023-02-10

政治社會

中研院院士朱雲漢67歲直腸癌離世…3大症狀和大腸癌不同!名醫圖解差異:做這個步驟能預防

中研院院士朱雲漢週日(2/5)晚間9點在家中離世,享壽67歲,朱雲漢的哥哥朱雲鵬週一(2/6)凌晨在臉書發文,證實弟弟已經往生。朱雲鵬臉書寫下:朱雲漢於昨晚9時在家中安詳往生。感謝他一生對社會與國家的付出。感謝諸位師長和先進對他的照顧。感謝親朋好友對他的關心。也感謝他所任職蔣經國文教基金會同仁的支持與協助。不捨。不捨。祝福他一路好走。

日期:2023-02-06

政治社會

接下閣揆這顆燙手山芋,盤點陳建仁6大挑戰...同僚評「他總是用很溫和的方式,處理很辛苦的事」

當一支多數成員未更動的內閣老戰隊換下總舵手,掛上「溫暖堅韌」新招牌,是否能讓身陷敗選陰霾的蔡英文政府「翻篇」,成功開創新局?

日期:2023-02-01

政治社會

陳建仁正式接棒!「溫暖堅韌」內閣成立,蔡英文交付4大任務…蘇貞昌1/30率閣員總辭

行政院長蘇貞昌農曆年前請辭,經過春節期間徵詢,總統蔡英文今(27)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由前副總統陳建仁接任新閣揆。新舊內閣團隊將在31日交接,長達4年的「英蘇體制」即將落幕,陳建仁將帶領「溫暖堅韌」內閣團隊,在蔡英文總統任期最後一年多,展開「英仁體制」新局。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蔡英文總統已於今日上午已宣布新任閣揆人選為陳建仁前副總統,蘇貞昌院長將於1月30日上午召開臨時院會率內閣總辭,並於同月31日上午辦理新、舊內閣交接儀式。

日期:202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