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教育、MOOCs來了!學生線上學習,課堂上再由老師引導討論,老師從「授業」轉變為「主持人」,該如何調適?企管大師司徒達賢說,教師角色變得更重要,培養年輕人的思考力及溝通力,個案教學就是解方。
日期:2015-12-24
一條湄公河,連結了東南亞多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如今,它已不再是外配、外勞的來源地,也不僅是台灣年輕人下南洋端盤子的等號。一群來自台大、政大、清大等知名學府的七年級生,紛紛離開台灣的舒適圈,選擇在這裡上班!《今周刊》採訪團隊飛越一萬公里,深入東南亞四大城市,追蹤這些年輕人的海外奮鬥經歷。他們,領年薪百萬、跨文化經驗、累積資歷、尋找賺錢機會……。出走的理由很多種,但最大的共通性是,離家3000公里,已成為台灣年輕人的職場新選項。
日期:2015-12-24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根據統計,目前一年大約有上萬名女性罹患乳癌,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然而,由於醫療水準提升,再加上中西醫聯手,乳癌已經有如慢性病般,逐漸受到控制。中醫師更是建議乳癌患者多吃豆類,可以降低復發率。
日期:2015-12-22
很長一段時間,擁有大學文憑,就等於擁有競爭力;然而,在不知不覺中,台灣的高等教育,因為政府的浮濫開放,逐漸失去人才分流功能。供過於求的大學院校,更因人口結構變化,面臨生存危機。少子化與招生懸崖,只是台灣高等教育長期弱化的引信,更非只是後段班大學退場轉型,就能徹底解決。
日期:2015-12-10
從附中到政大,蘇打綠6位團員擁有超過17年的情誼,他們共同創作音樂,也分享生命中的悲歡片刻。外界定位他們是文青教主,他們卻說自己喜歡在邊緣之外。這次他們不畏唱片低迷,花了6年完成了「韋瓦第計畫」,只為了還原他們心中,「音樂單純的樣貌」。
日期:2015-12-10
若想讓台灣的高等教育恢復競爭力,需要長期結構性的改造。但面對眼前的少子化現象,至少可從放寬管制、公開資訊、增加學生選擇性以及宏觀調控人力產出等下手。
日期:2015-12-10
宛如仙女般的凱特王妃傳出罹患厭食症,但厭食症的死亡率約一成,有很高比率的患者有水腫、全身倦怠、憂鬱症、新陳代謝等合併症。瘦,真的不見得是件好事,胖瘦都美,不是嗎?
日期:2015-11-26
遇到逆境,絕不能斥責怒罵,那只會讓人想要反擊。冷靜的主張及尊重對方的發言,才是令人打從心底接受的關鍵。
日期:2015-10-22
矽谷資深工程師、創業家賴岳林回台成立學苑,透過真人互動、戰略、桌遊等遊戲,簡化複雜的流程,讓學生從小擁有良好的程式設計邏輯觀念,希望培養出下個世代的賈伯斯。
日期:2015-10-15
台灣有優勢的科技硬體人才,但物聯網時代,業界需要更多的軟體人才。除了寫程式的工程師外,大數據、機器人都是新興的領域,面對新潮流,學校準備好了嗎?
日期:201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