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子女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子女共有2919項結果
政治社會

為何台灣女人不想生?辭職外商被嫌「米蟲」,只會帶小孩、吸老公的血:只有便利商店會收留我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針對全球各國女性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女性平均只會生下 1.07個孩子,倒數5名都是亞洲國家或地區,分別是香港、澳門、新加坡與南韓、台灣。而第一名的尼日共和國則是 6.91 個孩子,足足差了 6 倍;CIA為什麼會做這種調查呢?應該是生育率會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而台灣政府也確實認為,這是國安危機。

日期:2021-04-21

職場

「讀台大卻沒出國念書,你家裡出問題?」我突然懂了:為什麼跟有錢人說話這麼累,他們不懂人間疾苦

正在替家族應徵傳記代筆者的大富豪,與我敲定了專案開始執行的時間、採訪頻率以及工作報酬如何計算。

日期:2021-04-20

稅制

報稅報錯罰很大!財政部列納稅人「常見失誤」 讓你荷包「血流到乾」

又到了要報稅的日子,財政部這次首度推出「手機報稅」便民服務措施,只要5步驟就能夠輕鬆申報,不需要再插卡、拿紙本,也不用下載APP,但財政部提醒納稅人,報稅時要小心一些常犯的錯誤,避免遭到發單補稅甚至被處罰。

日期:2021-04-20

情感關係

賣充氣娃娃要躲警察、賣潤滑液先向立委翻桌! 53歲情趣店老闆娘見證 「賣跳蛋罪名比賣淫更嚴重的時代」

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政治逐漸自由開放,但社會上民風保守,價值觀仍是性道德掛帥,將情趣視為色情,許多產品不能擺在架上賣。今天在7-11、全家等便利商店隨手可得的保險套,曾有很長時間需要藥商執照才能合法販賣;跳蛋則被列為「淫具」,一被查到就會被以妨害風化罪起訴。連日漸精美、擬真的充氣娃娃,也曾名列政府的禁物清單。台灣政治解嚴至今30多年,時代風氣日漸開放、道德紅線鬆綁,許多當年難以觸及的違禁品不僅合法販售,還能在網路上隨時公開比價,甚至各式充滿性暗示的促銷,不斷透過螢幕推播到消費者眼前,使實體情趣用品店不敵網路削價競爭,逐一淡出市場。4月底,位於台南一中隔壁的老牌情趣用品店「鍾愛一生」將謝幕熄燈。這家店屹立在台南近30年,「啟蒙不少南一中的學子」,如今斑駁店門口懸掛出清特賣的布條。走入10坪左右店面,陳列架上的商品,不難想像當年盛況。本文隨著老闆娘洪幸枝的視角,帶讀者一窺解嚴後的情趣商品市場。

日期:2021-04-16

焦點新聞

67%國人不想生》「3解方」提高生育意願 每月補助5000元起跳、公托幼兒園再增3000班

《今周刊》14日發表台灣生育意願大調查,結果發現,有67%受訪國人不打算生小孩,最大原因來自經濟壓力。至於最能觸動民眾生育意願的三大解方,是公共托育、幼兒園學費減免及育兒津貼。

日期:2021-04-15

這樣做,我願意生

群創暖心催生記》男性職員帶薪「陪伴產檢假」、集中接送員工子女....照顧他們的心,比發錢更能留才

傍晚五點四十分,南台灣的天空仍一片淡藍,一輛深黃色的幼兒園交通車,小心翼翼駛進建築物正門的車道停妥。十多位雙肩背著書包、臉上掛著五顏六色口罩的學生,扶著隨車教師的手依序下車,走進室內;唯獨一名女童蹦蹦跳跳地脫隊,奔向牽著機車在不遠處等候的母親懷抱。

日期:2021-04-14

政治社會

環境比補助重要! 雙誘因讓桃園躍最敢生城市

男童駕駛玩具車奔馳、雙胞胎小姊妹搭乘迷你版機場捷運設施、爸爸陪女兒席地而坐組裝樂高……。桃園市的「龜山大華親子館」,周間上午九點開館不久,就有將近二十對父母,帶著孩子前來遊憩,整座室內樂園,盡是孩童充滿活力的嬉笑聲。

日期:2021-04-14

政治社會

完全解讀》二○二一台灣生育意願大調查 鼓勵政策全面盤點 友善托育、延長補助最有感

三十二歲的小吳,國立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職場,在外商公司擔任經理,年收入突破一百萬元,但已有穩定交往多年女友的他,還在猶豫該不該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如果只問我有沒有打算生小孩,我的答案是有;但我還不確定自己的能力,夠不夠讓孩子得到像我一樣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資源。」

日期:2021-04-14

政治社會

有孩子,更幸福!今周刊調查:女性生育意願27.3%,「經濟壓力」是最大阻力,逾4成曾因「房事」卻步

32歲的小吳,國立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職場,在外商公司擔任經理,年收入突破100萬元,但已有穩定交往多年女友的他,還在猶豫該不該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如果只問我有沒有打算生小孩,我的答案是有;但我還不確定自己的能力,夠不夠讓孩子得到像我一樣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資源。」

日期:2021-04-14

政治社會

有孩子,更幸福!今周刊調查:女性生育意願27.3%,「經濟壓力」是最大阻力,逾4成曾因「房事」卻步

台灣生育率跌破「超低」門檻,已整整18年。這段期間,「少子化」成為許多問題的癥結,政府接連推出的催生政策,卻無明顯成效。每個不生小孩的決定,背後都有複雜糾結的因素。但《今周刊》的獨家調查,提供了明確努力目標:若增加價格親民的公共托育名額、創造能安心請假育嬰的職場環境大部分年輕人,將更有生育意願。這是急欲擺脫低生育陷阱的台灣,不容錯過的改變契機。

日期: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