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1:在台美外交晚宴上,1位華府人士坦言,若解放軍攻台,台灣至少要獨自抵抗兩個月以上,傷亡超過150萬人,並造成美國巨額損失,美國才會進行有限度的支持—但若中共的決心超出以上範圍,國際將默認當下現實。台灣國防高層愕然:「⋯就這樣?」華府人士:「抱歉,這是我的肺腑之言。」場景2:參謀本部情研處少尉分析官神色緊張地帶回對岸最新的軍事調動:「長江邊的大廠房內,中共正建造兩百多艘機械式登陸艇;東風導彈發射車已進入機動陣地、沿海各軍醫院準備大量血漿⋯。」但高層卻以「總統很忙」為由,阻止情報官彙報:「你到底想要讓國民承受多大壓力?要是股市暴跌、外資撤離、社會不安,誰來負責?」
日期:2022-11-03
彭博專欄作家諾亞史密斯(Noah Smith)去年疫情期間,在自己的部落格寫了台灣是一種文明(Taiwan is a civilization),日前他來台旅遊11天後,週二(11/1)再發布:台灣11天(Eleven days in Taiwan),裡面描述了他眼中的台灣。史密斯說,如果想出國旅行去看看一個很酷的地方,台灣會是他推薦名單上的第一名,但他也說自己不解,像台灣這樣一個和平、繁榮、溫和的國家,為何要被迫為中國可能的入侵和流血威脅做準備?
日期:2022-11-03
10月22日晚間,在德州羅布斯敦(Robstown)共和黨造勢活動上,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登台演說時放話,「為了讓國家再度成功、安全、光榮,我可能要再參選一次(總統)。」語畢,現場爆出如雷歡呼;待超過40秒的掌聲漸歇,川普接著說道,「但首先,我們要讓共和黨在11月,獲得歷史性勝利!」
日期:2022-11-02
近年來,中國南海一直是美中緊張局勢討論的主題。可以確定的是,中國海軍在這些水域積極巡邏,與美國海軍正面交鋒,這代表中國戰略思想的巨大轉變,打破了中國近500年的外交政策傳統。就西方社會所知,這是正在重塑世界的變化。
日期:2022-11-02
國際投資者究竟如何評估台灣地緣政治風險?從聯準會與資產管理龍頭貝萊德編製的三個指數,可概略掌握當下國際媒體、權威智庫與券商報告當中,對台灣風險的擔憂程度。
日期:2022-11-02
它為影劇男神增添帥勁,也讓生存遊戲玩家提升戰力;更是國際軍警重要的訓練工具。巍嘉國際透過玩具槍展現的技術力,讓全世界都看到台灣。
日期:2022-11-01
今周刊編按:南韓梨泰院推擠事故造成153死,多人受傷,震驚國際社會,許多目擊民眾第一時間在社群平台PO出影片、照片,更有民眾在人群中目睹同行的朋友慘被壓死,持續CPR長達1小時也沒能救回,本該開心的萬聖節活動成了人間煉獄,讓韓國人心碎。韓媒《朝鮮日報》報導,一位民眾表示,他和朋友特地從大邱到首爾參加派對,事發當天晚上走在巷子裡突然被人從後方推擠,他使勁穩住自己,還是被夾在人群裡,「被壓了30分鐘後,同行的朋友就被壓死了。我幫他CPR長達1小時,但脈搏沒有恢復。」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在經歷當時慘況的倖存者,也可能因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需要長期治療。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周元華表示,梨泰院事件中的倖存者大多會出現焦慮等症狀,腦中不斷回想當時情境,因此會極度焦慮外,也不敢單獨一人,但又不敢再接進人群,急性期時會相當矛盾,但7成民眾在兩周內,都可以慢慢恢復正常生活。而曾在韓國當練習生的網紅宋讚養,臉書陸續發文更新狀況,他也寫下心情「雖然人的生命都一樣珍貴,每天都會有各種死亡故事,但這次的事件確實讓人產生PTSD」。宋讚養表示,當初世越號讓全韓國集體陷於痛苦,就是因為親眼目睹活生生的小朋友們慢慢喪失生命的「過程」,而這次目睹的過程比世越號事件還要更詳細,「為了活命尖叫的人、臉色發紫的人、暈過去的人、已經放棄的人、搶救的人、屍體、還有不斷往上升的死亡數據…」光是目睹這些過程就很有可能會產生陰影,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去care一下自己的狀態。(原文刊載於2015/5/15,更新時間為2022/10/30)
日期:2022-10-30
「在台灣,背負許多浪犬汙名的狗狗生活環境辛苦,但我們不能只著重於狗身上,而是要更多聚焦於人—因為人犬是一起生活在這個社會的,所以我們很專注於二方的和諧相處。如果我們在前端S(Social 社會)的教育,以及後端E(Environmental 環境)的努力,可以讓這些問題稍微減緩一點,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希望這樣的力道能讓政府和民間看到,看到後我們就有機會將種子評估員、種子教師、種子心輔犬的培訓再擴大,集結人與犬的力量創造更美好共處的社會,全世界的狗狗也不再有那麼多的創傷。」台灣心輔犬團隊執行長 陳奕君說道。
日期:2022-10-28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周四(27日)出席在莫斯科舉辦的「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Valdai Discussion Club)論壇,除發表演說外,也在問答環節,大談對俄烏戰爭、核武,以及美中台關係等議題,並強調,他不後悔向烏克蘭發動「特殊軍事行動」。
日期:2022-10-28
「肺癌一直是我們心中的痛,是癌症死因首位,經過歷任署長與同仁努力,明年起相關長期計畫將持續進行。」今年6月29日,時任衛福部長陳時中開心出席國健署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計畫記者會,宣布將LDCT篩檢列入常規補助,拚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原來的美事一樁,如今卻引發爭議,國健署明年度編列的癌症防治經費,未見理當要新增的肺癌篩檢,屆時是否排擠或「吃掉」其他既有計畫經費,後續值得觀察。
日期: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