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委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委員共有7530項結果
政治社會

藍選前喊要台電財務健全、選後聯手白營硬要修電業法「只為凍漲」…當電價變政黨惡鬥工具會走什麼路?

在立法院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再度攜手合作下,立法院周五(5/3)以58票贊成對上51票反對,表決通過國民黨團「電業法」電價審議須經立法院同意之提案,並將該案逕付二讀,後續將由國民黨團召集朝野協商。面對國際燃料價格高漲,台電財務狀況持續嚴峻,國民黨在2024年總統大選期間,也由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提出能源政策五大主張,包括「以綠永續、以核減煤、邁向無煤、以氣承轉、節能優先」,顯見電力等能源政策為重中之重。不僅如此,國民黨與立法院國民黨團雖長期關注台電財務議題,並不斷主張是「錯誤的能源政策」導致台電虧損,但在大選結束、國會生態改變後,反以席次優勢一再提出內容光怪陸離的提案,以立法權干涉行政權,做出與改善台電財務背道而馳的主張。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受訪指出,大法官釋字530號對行政、立法權份際已有所解釋。他強調電價應考量國際燃料價格、台電永續經營,以及民生與產業承受能力,這是複雜決策過程,非簡單由數人頭可決定。民進黨立委賴瑞隆疾呼,電價審議機制是馬政府時期所建立,電價審議是專業議題,不應讓政治力介入,否則電價未來只可能「只降不漲」,反成不公平制度。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認為,電價審議就是一個客觀機制,如此修「電業法」會變成是「劫貧濟富」,盼國民黨「懸崖勒馬、以蒼生為念」,勿任意透過修法剝奪行政權。

日期:2024-05-03

政治社會

「漲電價要國會同意」電業法修正案逕付二讀!台電負債比率逾96%,立法院能否兼顧民意又讓台電不破產?

今年3月22日,電價費率審議會檢討4月至9月電價,決議電價平均調幅11%。立法院國民黨團、台灣民眾黨隨即在3月29日提案,要求政府停止調漲電價,兩項提案逕付二讀。

日期:2024-05-03

職場

連訓練人才的人才都不夠,各大學出現教授荒!陽明交大資訊學院如何出奇招吸引兩位年輕女學霸加入

近年來電子資訊產業發展迅速,到處都缺人才,台灣電子業以高薪爭取優秀人才,頂大電機電子研究生畢業後,已有機會拿到年薪200萬元的高薪工作,超過國內許多大學教授的薪資。在這種薪資結構下,也難怪台灣許多大學都很難爭取優秀教職員加入,成為大學培育年輕師資的最大障礙。

日期:2024-05-03

國際總經

傅崑萁要求提案內「中國改大陸」!綠營怒批「我國」變不見是訪中的豐功偉業?傅:所有民主國家不支持台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日前剛結束中國訪問,週三(5/1)於立法院將民進黨的臨時提案當中,提到「中國」的文字都改成「大陸」,將「我國」改成「台灣」。民進黨立委蘇巧慧週四(5/2)再質疑,傅崐萁過去在立法院的臨時提案,也曾數度使用「我國」,按照傅崐萁的邏輯,他自己的提案也是台獨?傅崐萁則是回嗆綠營,全世界所有民主國家都不支持台獨,準總統賴清德已經表明要與共產黨坐下來談,為何依舊放任小嘍囉在小枝小節上糾纏不清。

日期:2024-05-02

職場

全球3億職缺恐被AI取代!引進AI、解雇真人員工合法嗎?勞動律師:企業該注意4件事

隨著人工智慧(AI)的迅速發展,美國投資銀行高盛指出,未來全球預計將有3億個職缺被AI取代,勞動市場的面貌也將隨之改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AI不會導致失業,而是會使某些工作變得過時。這意味著企業在引進AI時,必須重新評估員工的角色和工作內容。當企業因業務性質變更,有減少勞工之必要時,依據勞動基準法第11條第4款,企業確實可以在踐行法定程序後,合法地預告勞工終止勞動契約。

日期:2024-05-02

政治社會

政院拍板撥補台電千億元,今年虧損將從2100億剩100億!藍委揚言凍經部預算、動《電業法》...

國際燃料價格因俄烏戰爭等因素波動,台電吸收燃料漲幅,擔任通膨巨浪的「消波塊」角色,但也致虧損嚴重。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5/2)於院會拍板「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將撥補台電新台幣1000億元。國民黨、民眾黨立委日前支持立法院通過「電價凍漲」提案,藍委更喊修《電業法》,要讓電價調整須經立法院同意,也因經濟部「不甩」藍白電價凍漲提案,揚言要「凍結」經濟部預算。陳揆對於在野黨電價凍漲提案直言「深表遺憾」。他強調,行政院及立法院同屬憲法規範下的憲政機關,應謹守權力分立與責任政治等民主憲政原則。經濟部長王美花則受訪表示,國會理性問政、行政部門努力做事,是不分黨派且為國人所樂見的。王美花表示,一如基本工資審議,電價由電價費率審議會機制做決定,這樣是比較好的方式。她向在野黨黨團喊話,若能通過該筆預算,才能讓電價調幅不會那麼大,盼立法院支持該預算,讓台電財務更穩健。

日期:2024-05-02

國際總經

Fed下一步升息不降息?5大重點看決策!抗通膨路比預期長、6月放慢QT…「新債王」最新分析

今周刊編按:聯準會週三 (5/1 ) 連6次利率維持不動,維持在5.25-5.5%的23年來高點,聯準會主席鮑爾強調下一步行動「不太可能」是升息,美股受鮑爾鴿派言論刺激,道瓊終場收紅 87.37 點或 0.23%,收37,903.29 點。不過,科技股包括晶片股表現不振,那斯達克下跌 52.34 點或 0.33%,收 15,605.48 點,S&P 500 指數下跌 17.3 點或 0.34%,收 5,018.39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幅度深,終場下跌165.62 點或 3.54%,收 4,507.68 點。台積電ADR下跌1.75%,台股周四(5/2)開低一路走跌,最低來到20248.32點、下跌近150點,權值股包括台積電(2330)跌幅逾1.1%、鴻海(2317)跌1.6%。

日期:2024-05-02

台股

台股被列「窄基指數」影響有多嚴重?台積電連46天權重逾3成,「一個人的武林」後遺症來了...

由於台積電(2330)市值不斷攀升,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週二(4/30)證實,台股因台積電權重超過3成,至今已滿46天,達到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窄基指數」的標準,可能被撤銷交易許可,「屆時美系外資將不得交易台指期」。黃厚銘說明,期交所會正式通知美國CFTC,若獲美方正式回覆,三個月後美國境內的散戶、法人就不得交易窄基期貨。金管會強調,美國的交易人僅占我國期貨交易0.7%,且這些交易人多半屬於全球集團,依舊可以透過其他區域的關係企業來台灣期貨市場交易,黃厚銘評估「影響有限」。

日期:2024-04-30

政治社會

藍白凍漲電價案立院59:50通過!韓國瑜要政院檢討政策,經部喊尊重決議、政院:仍須調漲

今周刊編按:電價今年4月起調漲,國民黨、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上個月提案要求凍漲電價,週二(4/30)立法院長韓國瑜召集朝野協商,歷經1個小時討論後仍未達共識,因此韓國瑜裁示送交院會處理。院會表決第一輪表決民進黨提出的「反對凍漲」案,出席108人,贊成50人,反對58人,民進黨黨團修正動議不通過。國民黨團提議「立即凍漲電費」案,出席109人,贊成59人,反對50人。韓國瑜隨後宣讀立即停止調漲電價,要求行政院責成相關部會,即刻檢討現行能源政策,提出因應對策與配套措施。對此,經濟部稍早回應尊重國會決議跟關切,但也說無論是經濟部或台電,都必須依法守法執行業務,遵守目前電價審議機制的結果。經濟部指出,依前述修訂後電業法第49條及其子法,已明定電價費率檢討調整機制,主管機關經濟部據此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一年檢討兩次電價,並依節能減碳、照顧民生等原則訂定費率,因此辦理電價審議事宜,必須依法行政。經濟部呼籲,懇請國人同胞支持台電公司,俄烏戰爭造成的國際燃料價格飆漲,世界各國都大漲電費,台電公司發購電燃料成本已連續兩年高達6,000億元以上,與俄烏戰爭前約3,000億元的燃料支出相比,確實是翻倍大增。而台灣的電價依然是相對緩和,且調整以用電大戶為主,減緩民生衝擊。經濟部也以核電占比較高的法國及韓國為例,只出2020~2023年間工業電價累積調幅已分別高達160%與87%,反觀我國電價調整相對和緩,與民生物價最相關的住宅及小商店用電,近3年累積調幅分別僅7.1%及12.2%。經濟部表示,目前電價成本仍高於電價,若無法調整,不僅有全民補貼用電大戶的問題,更讓台電公司經營面臨財務危機。2023年底台電累積虧損已達3,826億元,若電價不調整,2024年將再虧損2,124億元。對台電公司確保穩定供電、投資電網強韌等業務,將有極為不利的影響。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則是指出,行政院及立法院同屬憲法規範下的憲政機關,應謹守權力分立及責任政治等民主憲政原則。同時,國家能源供應及價格審議應屬行政權重要一環,對於立法院今日所做決議,行政院表達遺憾之意。林子倫表示,過去國際經歷百年大疫及烏俄戰爭等各種波動,國際能源價格皆大幅調漲,使得台電在過去幾年來面臨龐大壓力及虧損,為維持台電公司永續經營,以確保台灣在能源供應、經濟發展、民生及國家安全等各面向之穩定發展,電價調整實為不得不然之措施。林子倫說,經歷屆政府及國會共同討論決議,電業法第49條及其子法已明確規範電價審議及核定之法定機制,此次電價調整經過工商團體、消費者團體、學者專家及政府代表組成的電價審議會依法討論及共同決策後,才做出相關決議,並非行政部門單一決策,政府依法須遵守電價審議結果並予執行。同時,政府及各部會也將持續積極透過各項政策手段,使電價調整對國人之影響降到最低。

日期:2024-04-30

債券基金

歐美降息可期加上基期低 新興市場適合撿便宜? 新興拉美、亞洲基金後市憂喜解析

近期中東緊張局勢有緩和跡象,加上歐美仍降息可期,或許能助於推動新興市場股市績效持續成長。然而,展望新興市場,下半年仍有許多挑戰。

日期: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