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妥協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妥協共有927項結果
情感關係

一句「我願意為你做家事!」為何引起妻子的勃然大怒?認知治療之父教你:8招緩解雙薪家庭壓力

現在的已婚婦女,至少超過一半以上身處在工作崗位上。因此,越來越多人注意到雙薪家庭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雙薪」一詞是錯誤的說法,因為在這樣的家庭中至少存在3種工作:2種工作是有償的,第3種則是無償的家事(當然,在一些家庭中,包括家務管理和孩童照顧的家事,在某種程度上是透過聘僱女傭、管家、保姆來完成的)。

日期:2023-06-14

理財

「提早分產以為孩子會孝順...」母子交惡、兄弟互告,2繼承案例警惕:遺產如何讓親人變仇人

曾小姐是獨生女,由父親獨自撫養長大。父親因病過世之後,她是遺產的唯一法定繼承人,繼承了父親的存款500多萬元及多張股票。曾小姐的祖母不滿兒子的遺產全部由孫女繼承,便提出告訴,說兒子的存款及股票其實全都為她所有,是她以兒子的名義借名登記。如今兒子過世,這些存款及股票應返還於她,不應由孫女全部繼承。阿媽竟會跟孫女爭產?令人不免懷疑:「哪有這麼誇張?」是的,在我執業的這些年裡,就遇過很多客戶因為贈與、遺產等財富傳承及稅賦問題前來諮詢,為了遺產,彼此從親人變仇人的也不算少。很多家庭真的為了一棟房子、一塊土地、一張保單,甚至一小筆存款,母子交惡、兄弟互告;也有長者提早安排好財產分配,子女們卻在拿到房子土地後,就把老父老母棄之不顧,看了令人心寒。

日期:2023-06-14

生活消費

吳念真70歲退休當「董仔」,從外遇故事出發…沒法保證終生只愛一人,最終只能放下所有得失虧欠

去年,70歲的吳念真結束廣告公司後,接下綠光創藝董事長一職。綠光創藝以公司方式營運,將表演藝術商業化,直球對決市場。綠光創藝成立後推出的第一部舞台劇,是吳念真於2010年改編的台灣文學劇場經典系列的《清明時節》,這是該劇第4次的演出。《清明時節》講述一段外遇故事。疫後選擇這個題材,吳念真說:「戴口罩讓人與人之間有阻隔,我認為此時應該推出一齣情感比較重的戲。」透過此劇,他希望人與人之間能有更多「理解」,如同故事中的老婆和小三,最後放下對彼此的恩怨。「人到一種年紀,釋放心裡所有罪過、虧欠等蠻重要的。人生其實到最後要放開,因為你很清楚,生命來空空、去空空;空不是指錢財,而是所有得失。」

日期:2023-06-09

政治社會

香港作家李怡遺作《失敗者回憶錄》:一生追求民主自由,卻不斷感受價值敗壞的悲哀

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3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香港電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著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據說是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這句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原文發布於2021年4月19日)

日期:2023-05-25

情感關係

為何婚姻不幸福還生2個孩子?心理諮商師給「夫妻衝突」解方:在所有的爭論中,沒人永遠是對的

親密關係是一種非常奇妙的關係,當關係良好的時候,會使人容光煥發,心情特別愉悅;但是當關係不好的時候,原本應該讓人感到平靜的家就會變成痛苦的所在,讓人心情非常不好,甚至令人窒息到想要逃離的狀況。我就來談談如何看待和處理親密關係中的矛盾衝突,以及如何使用教練的方法,來解決親密關係常見的情緒困擾。

日期:2023-05-24

科技

打造台積3奈米「關鍵材料基地」 長春集團總裁奉行日企管理學:「囉唆」讓他贏得台積電信任

長春集團在彰濱工業區線西區廣大的土地上,築起了一座座電子級化學品新廠房,如今已成為台積電南科3奈米製程最強後盾,未來也將會是二奈米製程不可或缺的軍火庫。

日期:2023-05-23

國際總經

G7對中從「脫鉤」轉向「去風險」?學者直言美中博弈美國雖占上風,但台灣應注意「溫水煮青蛙」效應

俄烏戰爭及中國對台軍事威脅成為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關注焦點,不過學者王宏仁觀察到這次G7峰會也有為了繼續與中國交往而有一定程度的妥協作法,包括將原本與中國「硬脫鉤」改以新詞彙「去風險」化取代,但仍堅定不希望中國有任何片面改變台海的舉動。學者尹麗喬則認為,儘管G7峰會許多文件都提到要與中國建立建設性的穩定關係,並非追求脫鉤而是去風險化,但美中外交博弈仍是美國占上風,這包括美國操作的「討厭中國」輿論仍非常強,以及在中國在挖美國牆角之餘,美國其實仍持續在運作菲、韓深化對美關係,以及鼓勵韓日外交破冰。學者馬振坤則示警,儘管中共不斷加速建設以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所需的能力,但因共軍機艦擾台太頻繁,讓台灣民眾逐漸失去警覺性,如此「溫水煮青蛙」的效應已現,這是當前對台灣最危險的事。

日期:2023-05-22

政治社會

經濟學外部性問題的最佳解方:政府採用聯邦制

不同問題由不同級別的單位處理

日期:2023-05-22

政治社會

「你自認比兩位蔣總統更了解中共嗎」?曹興誠喊話郭台銘:最好遠離老喊反戰、胳膊往外彎的蠢人

國民黨2024總統候選人周三(5/17)即將宣布,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週二(5/16)連續取消兩場活動,其中一場是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原訂今晚宴請國民黨中常委的「挺郭宴」。宣明智下午表示,因為他和要參加的朋友覺得時機太敏感,決定以後擇日再聚,並強調,「侯友宜是我的好朋友,任何人出來我都支持」。而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上周曾寫給郭台銘一封公開信,提出兩大問題,包括台灣現在最重大的問題和危機是什麼,以及什麼叫「不獨」後,週二在臉書再發第二封公開信。曹興誠說,看到郭台銘5/13在金門發布的「和平宣言」,「感覺你的想法不可能為兩岸帶來和平,反而將給台灣帶來災難;因此不得不再寫封信給你」。

日期:2023-05-16

國際總經

全球瞭望》G7領袖峰會周五上場!反對北京強行改變台海現狀、馬克宏這回站同邊

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金首長會議閉幕後,G7領袖峰會本周接棒登場,成員國可能會反制中國經濟脅迫,並重申反對北京強行改變台海現狀。而美國政府在倒債陰影籠罩的情況下,朝野準備在本周初繼續進行債務上限談判。

日期: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