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知道,地底下埋藏著大量的珍寶:鐵礦、銅礦、金礦、鈾礦、石油,以及鑽石─有各種各樣、無數的驚人寶物。不過,只有當它們被帶到地面,才是珍貴的寶藏。全世界最有錢的寶藏挖掘者,是石油大亨保羅.蓋提。他的故事是一本教科書,必須好好研究,才有辦法知道他是如何發現地底下有價值的礦產,並將它們運送到可利用的地方,而像他一樣致富。作者:保羅.蓋提
日期:2022-12-08
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民進黨推出的立委參選人吳怡農,近來遭國民黨參選人王鴻薇緊咬,深陷黑道黨員風暴。吳怡農昨(12/3)在臉書發文,直言「這是政治性問題,而不是法律問題」,他也要求黨中央嚴肅面對社會的質疑,「盡快提出說明並清楚表達黨的立場」。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2/4)表示,民進黨敗選後,社會各界有很多指教,要好好地聽取各方的意見,很誠懇、嚴謹的來檢討,各種意見都應該要好好考量、好好地處理。
日期:2022-12-04
如果你的爸媽超過65歲已經退休,沒有跟你拿孝親費,恭喜你!他們如果不是很稀有的上流老人,要不然就是真的很愛你。因爲我們理想中退休後,每個月有3萬塊,簡單過就好的生活,大部分的銀髮族都辦不到。
日期:2022-11-30
編按:中國上週六(11/26)起在上海、武漢、成都、烏魯木齊...等多個城市和大學校園都爆發小規模抗爭,反映出人民對嚴厲的「清零政策」以及言論自由、人身管控已瀕臨忍耐的臨界點,這波抗爭起因於烏魯木齊24日的一場公寓大火導致10人死亡,外界猜測是因為中共的封控措施阻礙逃生通道,才會釀成這場悲劇。許多民眾上街展開「白紙革命」,意味在高壓管控下,任何敏感內容都遭下架,雖然白紙上什麼都沒寫,但其實什麼也都寫了,民眾高喊「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此前這在中國幾乎是難以想像的。很多人都以為中共大到不會倒,但其實中共所面臨的內憂外患,遠比我們從新聞上看到的要來的更為嚴重。中共極權還能走多久?面對這位亦敵亦友的強鄰,你究竟了解多少?范疇先生最新著作《後中共的中國》帶您一探究竟。
日期:2022-11-30
11/26舉行2022年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是地方公職人員選舉(111年九合一選舉或第3次九合一選舉)的一部份,也是直轄市自治法施行以來第8屆直轄市市長選舉、地方自治實施以來的第19屆縣市長選舉。今周刊陸續專訪2022年縣市長候選人,透過深入訪談讓選民能夠更為了解每位候選人的背景、經歷與想法。
日期:2022-11-26
過去30年來,中國崩潰論,乃至於中共專制政權垮台的議題,持續引發各方論戰。而世界是在演化的,昔日「南斯拉夫」解體後已成歷史用語,面臨內外交迫的中共極權還能走多久?面對這位亦敵亦友的強鄰,你究竟了解多少? 本書是一本設想中共集權財政解體後的「狀況分析報告」。先以可量化的財政標準,論斷中共統治框架已經鬆動;再分析國內外甚至跨區域、跨國家的因素對「後中共的中國」將產生何種動力或阻力;接著,針對中共於解體後所可能主動或被動採取的動作進行推演,以及這些動作會如何形塑「後中共的中國」樣貌;最後從台灣的國家利益角度,告訴台灣人在政治、民防、經濟和國際等領域中,可以做哪些超前部署的「預策」。
日期:2022-11-17
南韓梨泰院嚴重踩踏事件,已經超過151人死亡、累計失蹤人數逾4000人,較事件發生初期報案人數270人的14倍!目前台灣民眾沒有傳出受困或受傷消息。鴻海前發言人、現任華山文創園區品牌長劉冠吟和先生,剛好就在梨泰院現場,當下3個小時受困動彈不得,讓她心有餘悸說:「一度以為我要被輾斃在那邊」。
日期:2022-10-30
「我們來到地球會經歷不同的生命過程,在這段人生旅程中會發生一些沉重的事件和經歷,被我們放在心裡,那個部分是需要有人幫助我們釋放出來,否則就會生病。」果陀劇場執行長林靈玉是被戲劇拯救的那個人,因此她希望來自故事的能量能夠幫助更多人釋放內心的壓力和情緒。投入果陀劇場30多年,今年她有一個創舉,在貳樓及一號糧倉推出更接近觀眾的餐廳劇場,讓大家邊吃、邊看戲、邊玩、邊被感動。在貳樓演出的《我們分手吧》已經成為年輕族群的話題。10月在一號糧倉推出的《時光明信片》,感動無數人。兩齣成功的餐廳劇場,在疫情後替果陀找到一條新路。
日期:2022-10-27
《今周刊》今(10/25)日舉辦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日本連鎖「夢之湖村」復健型日照中心社長藤原茂,分享如何透過「減法照顧」,讓長者擁有生活自理能力,達到健康自立的平衡生活。藤原茂在演說中以夢之湖村照護模式為例,從環境、活動設計與照護本質精神等三大方面,在不過度保護的狀態下培養長者自立與自信,從而創造人生永不退休的「人生現役」功能。
日期:2022-10-25
罕見疾病基金會邁入第二個十年,為提供更具前瞻的服務目標與願景,歷經12年於新竹關西籌設以農場內涵為特色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罕見家園」,於10月22日(六)正式啟用。除持續深耕罕病家庭服務外,未來也將整合在地化資源,推動科普教育及生命教育宣導,同時提供罕病家庭喘息及民眾體驗之場域,為亞洲罕見疾病服務之亮點。
日期: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