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間公司做到退休」似乎已然成為一種「都市傳說」,職場上不明文的「年齡天花板」攫困許多35歲以上的上班族,容易浮現中年危機感:既無法隨意轉職,又無法掌握自己的職涯。對此,職場專家白慧蘭表示,在職期間就要畫出屬於自己的「人生第二曲線」,千萬不能等退休才做!
日期:2022-03-29
《今周刊》與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今日共同舉行【勞工退休金改革調查】發布記者會,《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表示,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只有11.5%的勞工願意提繳薪資至個人勞退專戶,但若勞工可以自行選擇投資標的,有高達56%的人願意自提,39歲以下的年輕受訪者則有8成表態挺勞退自選。他強調:「政府應該要支持自選,許年輕人一個機會。」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發表「勞工退休金改革調查」結果。她說明,「勞工退休金改革調查」於今年1月19日至01月23日、訪問有投保勞保、勞退的一般民間企業在職員工,共回收1068份有效樣本。
日期:2022-03-17
過去任職金融業的「嫺人」,曾揣想也許55歲、兒子大學畢業後退休,展開脫離職場的新生活,未料退休卻提早6年到來,她一夕間從統管4~5個部門、朝8晚9的高階主管,成了一介「閒人」。歷經失落、尷尬與自我調適,她以退休為題開設部落格,分享過來人經驗,期許自己不只是個「賦閒之人」,而能創造價值。
日期:2022-02-17
邱懷青在30歲那年靠著儲蓄加投資,已擁1000萬元身價。婚後和先生成立家庭帳戶,以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6年後累積2000萬元。學財經的她個性平穩,找尋每年獲利5~8%的投資工具,滾出100萬元被動收入,實現財富獨立。今年36歲的她笑道:「我還不能說自己實現了財富自由,但可以說財富獨立,也就是被動收入足以支應家庭生活開銷,不用再為五斗米折腰,並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與工作方式;這是我花十年時間好好工作、投資,實現的理財初級目標。」
日期:2022-02-14
充足的醫療服務與長照機構,是因應人口老化的兩大政策支柱,但長期而言,全民健保與長照皆面臨資源不足的困境。不過,只要各解開一項限制,就能大幅紓解兩者的財務壓力。
日期:2022-02-09
過年期間領到紅包,不少人都會想著全部存起來,或是當成年節購物支出,不過,這筆現金該怎麼妥善運用,甚至讓它錢滾錢呢?理財專家分享撇步,教大家賺得穩又安全。
日期:2022-01-24
婚後生活不如單身輕鬆,如果有小孩之後,家中的開銷又會變得更大,在財務管理上確實沒那麼容易;不過,如果先生願意把每個月的薪水全部交給太太管理,許多人或許會覺得「很好啊!」但事實上則不然,有主播形容,此種行徑如同「美麗的陷阱」。
日期:2022-01-13
YouTube頻道《我是溫蒂》分享5種個人理財、存錢小撇步!雖然不見得適用在每個人身上,但大家可以斟酌參考看看,以下為方法內容:
日期:2021-12-24
工研院院士邁入第十屆,來自半導體、石化材料、資通訊、機械、光電、生技、綠能永續等跨領域傑出貢獻人士,撐起臺灣產業一片天,院士十載,智慧積累,建言獻策,推動產業不斷前進,為臺灣打造精彩未來!
日期:2021-12-21
當台灣高齡化與少子化的情況愈來愈嚴重,目前的青壯年人口可能會成為「照顧長輩的最後一代,卻是沒人照顧的第一代」,只有做好退休規劃,才能讓自己「好命退休」。
日期: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