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計畫,你就是『被計畫』。人的一生在乎尊嚴,可是等到你無法選擇、也無法安排時,此時,還有尊嚴可言嗎?」吳挺絹律師經手許多家庭財產訴訟案件,而後更是積極倡導法律知識給熟齡族群,為的就是辛苦一生的你,不要再最後的重要關頭─「功虧一簣」。
日期:2019-09-09
在我們的心中也許都有這樣的一個人,無論這個人是否還在這個世界上,就只是單純地想念著他,這樣的想念情緒,對成人、兒童都是一樣的心理,我們都希望那個被想念的人,知道我們不會忘記他。
日期:2019-09-09
幸佳慧長年投身兒童文學創作和推廣,議題涉及多元文化、轉型正義、性別認同。除了與兒童對話,她實際在做的,更是一場發生於兒童文學場域內的閱讀社會運動。
日期:2019-09-04
老人醫學的相關研究當中,最有力的發現是社會關係強的人,在晚年特定期間內的存活機率提高百分之五十。社會網絡對人類帶來的效果,比運動更強,甚至和戒菸差不多。癌症病人的研究也顯示,身邊有朋友陪伴跟孤單者相比,前者病情加重的速度比較緩慢。
日期:2019-09-02
理論上,只要用對技巧與姿勢正確,身體一生都耐得住操練(尤其是跑步,動作只有簡單的前後擺動,比其它需要蹬地、扭轉、有時還要出擊的項目來得簡單)。話雖如此,多數人都沒有用對技巧,而且隨著年紀大,壞習慣愈多,身體的情況就愈糟。
日期:2019-09-02
股神巴菲特是標準的「窮養派」,他雖然擁有這麼多的財富,但他的小孩並沒有過著富二代的生活,他從不亂買東西給孩子,也不留一大筆錢給他們,但是他幫助孩子找到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日期:2019-09-02
隨著人口快速老化、邁入高齡社會,癌症、失能、失智的病患增加,除了醫療資源的支持,鄰居之間互相幫助,也可協助患者獨立、自主地生活,並減少焦慮和孤獨感,家屬也能更安心。
日期:2019-09-01
來自西藏的名醫洛桑加參,實際年齡40多歲,看起來卻相當年輕!他專攻預防醫學、抗衰老領域,養生方法簡單、根本,很有效率。他笑說,自己有時也忍不住想吃炸雞,但吃下去後,知道下次該如何克除自己的口慾跟惰性,這才是健康的大學問!
日期:2019-08-30
作者Jane和Eric是來自台灣的中年夫婦,2018年帶著一對國小、國中的孩子全家移居到紐約創業開律師事務所。Jane在網路上記錄了身邊許多移民的故事、各行各業的故事,平實的紐約生活日常,讓更多新移民家庭日後可以參考。
日期:2019-08-19
「50歲後,我一定要過自己的人生!」今年53歲的Henry年輕時喜歡和老婆自助旅行,也早早考到英語導遊、領隊的執照,卻沒有從事旅遊業。直到三年前,因緣際會帶著一票親友跑去地中海搭郵輪,大大顛覆了他對旅行的想像,更意外開啟斜槓中年,甚至找到人生第二春!
日期:201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