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書作者陳吉仲紀錄翻轉農業的幕後故事,讓農民不再看天吃飯,從政策改革到產業升級,農會就扮演的角色,其中,稻米與雜糧契作,農會幫忙宣傳、鼓勵種植玉米,不只幫助農民提高收入,也提高雜糧自給率。另一個成功案例是台灣本島種植的高梁,就金酒公司來說,可以獲得穩定的原料;就農會來說,可以擴展經濟事業;就農民來說,可以有更好的收入;就農業部來說,可以藉此調整農糧產業結構,增加品質好的稻米生產、增加雜糧耕作面積;就台灣來說,可以維持雜糧的糧食自給率。為了提升雜糧的自給率,除了玉米和高粱,還有許多農會投入輔導農民轉作大豆、地瓜等,大豆生產面積已經來到5600公頃,希望可以持續擴大到1萬公頃。
日期:2025-03-25
(今周刊1466-1467)台下坐滿了西洋臉孔,各色瞳孔都盯著台上黃皮膚的短髮女生,來自台灣的楊双子(本名楊若慈)看起來卻不緊張,她只深吸了一口氣,接著,就簡短卻語重心長地說出了一段話。
日期:2025-01-22
今周刊編按:本篇投稿作者醫師許富舜是柯文哲在台大醫院的學生,在2014年也曾是柯文哲競選台北市長時幹部,柯文哲妻子陳佩琪在臉書發文為其丈夫抱不平,許富舜在留言處明確寫下2014年柯文哲就有收受現金、卻未入政治獻金專戶的問題。許富舜投稿「給師母的公開信」全文如下。
日期:2025-01-05
頂著台大名醫光環,因葉克膜、太陽花學運打開知名度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連兩屆當選台北市長,甚至一度角逐總統大位,曾被視為備受期待的第三勢力,如今重重跌落神壇。因涉貪被起訴的階下囚、人設逐漸崩解,或許這一切要從錯綜複雜的「亂帳門」開始說起,《今周刊》本篇就帶讀者回顧柯文哲的投身政治之路。
日期:2024-12-26
立法院院會週二(12/24)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記名投票表決,投票結果,7名大法官被提名人全都未通過立法院同意,值得注意的是,被提名人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劉靜怡遭到民進黨團封殺,卻獲得民眾黨團支持。最後投票結果,7名被提名人全軍覆沒。由於上週通過的《憲法訴訟法》在藍白主導修法之下,明訂至少需要10名大法官出席評議會議才能開會,因此在目前僅有8名大法官的狀況下,僅通過1人,憲法法庭仍然無法達成開會人數。民進黨質疑,藍白就是要癱瘓憲法法庭,讓他們可以進行各種違法憲法的修法。民進黨立委吳沛憶、黃捷、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等太陽花世代民代和小黨、公民團體,週二上午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憂心若藍白聯盟拒絕通過大法官提名,將直接導致憲法法庭無法運作,或是極少數大法官透過迴避、不出席就能綁架整個憲法法庭的狀況。
日期:2024-12-24
為了增添罷免難度,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週一(12/16)將會議室門鎖上,用1分鐘初審通過選罷法草案,並且誓言在周五(12/20)三讀通過《選罷法》、《憲訴法》及《財劃法》等三大爭議法案。在國民黨團、台灣民眾黨團通力合作下,藍白黨團先以人數優勢下火速表決並三讀通過「選罷法」修法,日後罷免連署人連署時須附身分證正反影本,至於罰則,假冒連署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刑或處新台幣100萬元以下罰鍰。國民黨為何急著要在這週通過選罷法?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分析,明年2/1就是立委就職滿1年,是可以開始罷免之日,因此國民黨想趕在2/1前通過《選罷法》,提高罷免門檻。沈伯洋指出,由於本會期在1/21結束,而從法案協商冷凍期一個月來算(黨團協商後滿1個月可以表決法案),12/21以前一定要把《選罷法》送出委員會,1/21才有表決的空間。
日期:2024-12-20
編按:從政 44 年,83歲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因其在政治界的調解能力而被稱為「喬王」,原本已退休淡出政壇的他,最近突然推出「溝通協調」線上課程,分享他在談判和協調方面的秘訣,重新引起熱議。許多網友看到此課程第一直覺還以為是玩笑或詐騙,沒想到竟真是王金平本人開設的課程,紛紛表示實至名歸「他在這方面確實非常厲害」。依據平台數據,課程開放預購一週內,已將近3000人報名。王金平擔任立法院長 17 年中,主持過 799 次協商,成功率高達 77%。被前總統李登輝稱為「最能解決問題的人」,更在太陽花學運居中協調,讓事件和平落幕,被大家稱為「政壇公道伯」。本文摘自鏡文學出版《子彈與玫瑰:十年訪談,三十場對話,十萬個為什麼》,原文刊自《鏡週刊》第129期(2019年3月20日)
日期:2024-11-06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陷入京華城容積率弊案遭羈押禁見,柯文哲律師證實,法官裁定有多處明顯違誤,但柯文哲早在庭前表明,為不願讓法院為難如遭羈押不願抗告,因此尊重當事人意願,不再抗告。柯文哲在搜索當天拖延1小時才開門,柯文哲妻子陳佩琪週日(9/8)在挺柯晚會中宣稱柯文哲當時在「洗澡上大號」、手機關靜音,所以不知道檢廉來了,不過民眾黨日前卻說柯文哲是在睡覺,被質疑說法兜不攏。對此,民眾黨緊急應變小組共同召集人黃國昌指出,當媒體透過來路不明的消息攻擊柯文哲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柯文哲現在一句話都不能說。前民眾黨黨工、政治評論員吳靜怡9日上午則表示,民眾黨、陳佩琪的說法,多次都被自己反反覆覆給擊敗了,沒有誠信度的極端手法就是把不支持柯文哲的人一律拉黑,逼得中間選民離開了。至於民眾黨地方黨公職傳出跳船潮,被問到民眾黨要辦全台宣講,是否為了地方固樁?黃國昌說,目前民眾黨黨務運作正常順利,中央、地方黨部都是如此。
日期:2024-09-09
對於藍白共推之「國會擴權」相關修法,有關總統賴清德、行政院、監察院與民進黨立委柯建銘等51人聲請釋憲,憲法法庭周五(7/19)裁定暫時處分,公告相關已於6/24修正公布法令自此裁定公告日起暫時停止適用。此次裁定暫時處分之部分,主要此次修正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中關於聽取總統國情報告部分、調查委員會與調查專案小組部分等等,以及前述法條及《刑法》中關於「藐視國會罪」等相關刑責規範。對於憲法法庭此次做出暫時處分裁定,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總統賴清德尊重憲法法庭對於暫時處分之裁定,對於有違憲疑慮的法律條文,期盼早日釐清爭議,守護國人權益及民主自由之憲政制度。行政院長卓榮泰則稱許憲法法庭勇於捍衛憲政秩序、保障人民權利的作法,並表示敬佩。在司法院發佈前述訊息後,立法院國民黨團隨即發布新聞稿,痛斥憲法法庭做此判決,只印證「司法自主獨立已死」,並砲轟大法官們甘淪民進黨政府、府院黨「打手」,也號稱此為中華民國當前最大司法危機、司法獨立的憲法法庭「最可悲的一刻」。
日期:2024-07-19
先前國民黨與民眾黨合力推動國會改革,不只議場內外爆發抗議,也引起國際社會關注,不少外國學者發聲直指有悖於民主精神,超越大多數憲政民主國家的國會權力範疇。長期致力於台灣民主發展的海外團體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NATPA),曾在2015年頒發「NATPA廖述宗教授紀念獎」給曾參與太陽花運動的領袖人物黃國昌。不過,今年5月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發表聲明,指出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不尊重台灣民主體制與程序,持續破壞民主行為、蔑視民主價值,「強烈譴責黃先生當前的行為,也不願黃先生繼續以廖述宗紀念獎得獎者的身分破壞台灣的民主」,因此決定撤銷頒發給黃國昌的獎項。黃國昌對此表示,尊重授獎單位決定,因公共政策上不同看法被稱破壞民主,實為不可承受之重;民主屬於全民,非專屬以民主進步為名卻背棄承諾的單一政黨。
日期:202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