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太平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太平共有1946項結果
焦點新聞

國民黨團提案「台美回復邦交」 立法院無異議通過

隨著台美關係升溫、台海緊張對峙,立法院今(6日)邀請行政院長蘇貞昌率閣員備詢期間,國民黨團在立法院會提出「蔡政府應請求美國協助我國抵抗中共」、「蔡政府應推動台美回復邦交」兩項公決案,並在立法院無異議通過。

日期:2020-10-06

聰明理財

新興市場展望:不確定前景中的投資機會

儘管未來經濟復甦之路崎嶇不平,市場仍存有龐大的不確定性,但經濟成長回溫與有利的流動性環境,持續支撐新興市場的投資表現。在新興市場資產類別中,我們在PIMCO(品浩),偏好較高評等的當地債與外債,但對成長敏感型資產則持審慎看法。

日期:2020-10-06

焦點新聞

台美簽署深化合作MOU 台灣將加入美國「反中供應鏈」 擔綱重要角色

受中美貿易戰、科技戰延燒,以及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正在重組當中,期間許多原本在中國的供應鏈,陸續轉移至東南亞。東協接棒「世界工廠」,讓原本已經「南向」發展的台灣,迎來新的產業機會與挑戰,成為美國「反中供應鏈」形成過程的重要角色。

日期:2020-09-30

股債前線

支付養肥了這「螞蟻」!「除了共產黨,它已無競爭對手!」為何國泰金、中信金、潤泰都投資它?

一家沒有分行、沒有ATM、6成以上員工都是科技研發人員的企業,為何能在17年內,發展成橫跨支付、消金、企業、保險、財管等業務,年獲利媲美國泰金控的新金融巨星?中國螞蟻金服近期內將在上海、香港兩地股票同步上市,這隻超級金融科技獨角獸,將為全球金融產業帶來怎樣的騷動與衝擊?

日期:2020-09-29

科技

支付養肥了這「螞蟻」!「除了共產黨,它已無競爭對手!」為何國泰金、中信金、潤泰都投資它?

人類史上規模最巨大的初次股票上市案(IPO)即將橫空出世,它是中國支付寶的母體企業——螞蟻金服(今年6月改名為螞蟻科技集團)。

日期:2020-09-29

政治社會

藍營智庫警告:恐發生第四台海危機

台灣在野黨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於 7 月 21 日舉辦「危險的海峽:台海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座談會,其中前立法委員林郁方表示,兩岸局勢從 1996 年第三次台海危機以來,擦槍走火的可能性空前的高。林郁方稱:「這一陣子,台海局勢的確很緊張,中共的軍機、軍艦繞台的次數比以前增加非常多,而且尤具意義的是,美國的軍機、軍艦在台灣周遭海域出現的次數也是過去 20 幾年來最多的時候。」此外,林郁方更是指出,自從美國和中國軍機於 2001 年在南中國海發生擦撞事件之後,兩國同意未來彼此的機艦在空中或海上遭遇時應遵循一定的行為準則,反觀兩岸之間並沒有這樣的準則,因此增添了發生意外的可能性。

日期:2020-09-28

科技

護國神積今年抗疫最大心得? 劉德音開示:台灣一定要做「這件事」

以台積電(2330)為首的台灣科技業,在美中科技戰之中成為雙方拉攏的對象,而且美方原本出於政治及經濟考量而發動的科技戰,今年在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的推波助瀾下加速升溫,讓部分國人感嘆「兩大之間難為小」。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今(23)日少見公開評論這個議題,他認為台灣科技業只能力求提升技術能力的水準,而且「要比台灣任何一邊(指中國及美國)」還要高,讓雙方都無法擺脫對台灣技術的依賴。這個說法似乎接近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立場,去年11月他在台積電員工運動會上曾提到,台積之所以變成地緣政治的兵家必爭之地,就是因為有技術優勢。張忠謀也認為,企業在混沌世局中要繼續生存,「只有一個公式,就是領導人隨時保持頭腦清醒」,而台積電就是要保持基本價值觀。

日期:2020-09-23

政治社會

美國務次卿訪台 進行「前期經濟對話」 洽簽台美雙邊貿易協定 仍有兩大關鍵變數

總統蔡英文基於「經濟利益」與「總體戰略目標」,宣布放寬美豬、美牛進口限制後,美方旋即派出國務次卿訪台,強調雙方緊密關係,但台灣期盼已久的雙邊貿易協定,暫時還沒傳出好消息。

日期:2020-09-23

聰明理財

新低利時代,債券扮演關鍵角色

高評等債券的表現與風險性資產呈現負相關,其價格在低利率時代反而相對上漲。此外,高評等債券有助於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且能為投資人帶來更高的報酬率,因此高評等債券仍在均衡投資組合配置扮演關鍵要素。

日期:2020-09-22

保險

醫療水準、健保制度享譽國際背後的濫觴 要合理調漲健保費 還是接受每下愈況的醫療品質?

眼見全球許多國家仍壟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之下,台灣在疫情的控制上表現得可圈可點,堪稱是全球防疫模範生,這幾天連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 II)都親自前來台灣取經,吸取台灣防疫的經驗,雙方並簽署台美「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

日期: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