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大體捐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大體捐贈共有11項結果
健康

人體臨床試驗存活率60% 成果登國際期刊 亞洲首見氣管移植術 台大醫助青年重生

編按:台大醫院週三(8/21)召開記者會,宣告醫界重大氣管創傷新突破!日前一名24歲男子颱風天出勤工作,遭路邊掉落電線繞頸,引發頸部重大外傷、氣管嚴重破損,生命垂危。所幸,經多所醫院搶救、台大氣管移植團隊利用主動脈組織工程技術體系接力救命,讓該男子奇蹟生還!由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陳晉興教授領導的氣管移植團隊,於2017年成立,受國科會支持補助,也與法國氣管權威馬丁那教授(Emmanuel martinod)團隊交流合作,歷經無數基礎研究、數十例成功動物實驗,終於獲得衛福部核准執行人體臨床試驗共5例,其中3例成功獲救,包含亞洲第一例成功案例以及該名24歲男子,其他案例也重獲新生存活超過3年。陳晉興在記者會中提到,希望未來氣管移植或重建手術能成為台灣常規醫療、納入健保給付,也能成為國際上的醫療幫助,台大醫院氣管移植團隊也持續努力在該領域深耕,期盼從基因改造(人工合成主動脈)、其他動物等異種移植來為相關病患增加移植資源,提升每一個病患存活率,為國人醫療福祉持續努力。

日期:2024-08-21

政治社會

45歲女會計師動脈瘤破裂腦死,器捐卡「勾全捐」寫下:用小愛暖社會…家人幫最後心願4人重生

遺愛人間!1名會計師因腦部動脈瘤破裂造成顱內大出血,經搶救後狀況仍然不樂觀,由於曾簽署器捐同意書,原因為「讓愛延續、施比受更有福」以及一段「讓我以愛來溫暖這社會吧」文字,家屬決定幫助她完成心願。雙和醫院器官捐贈與移植團隊便緊急啟動器捐流程,完成心臟、肺臟、腎臟及肝臟捐贈,幫助4位受贈者及家庭重獲新生,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日期:2024-07-16

健康

成功治療結核氣管病變 讓患者一年後照常工作、跑步 亞洲首例 一一團隊朝研究豬隻主動脈移植人體氣管努力

四年前,《JAMA》刊載法國胸腔外科暨心血管外科醫師馬丁那團隊,於○九年至一七年利用大體捐贈者的主動脈,為十三位癌症病人進行氣管移植手術,其中十人近四年後仍然健在。若你身為醫師,看到這篇期刊的反應會是如何?

日期:2022-03-30

健康

台大醫院創亞洲首例》人體動脈成功移植成氣管 讓44歲男子向葉克膜bye bye 把人生找回來!

要把他人捐贈的人體主動脈,移植到有需要的病人身上,不僅闖過極低的成功門檻,在新環境還能順利長成氣管,讓原來身在加護病房、必須要呼吸器或葉克膜才能維生的病人,最後得以健康出院,正常走路,這可能嗎?台大醫院就做到了。由台大外科部陳晉興教授領導的氣管移植團隊宣布,去年4月完成了亞洲首例主動脈組織工程氣管移植手術,也是世界第一個利用此方法治療結核性氣管病變成功的案例。

日期:2022-01-29

幸福熟齡

他70歲罹癌不請看護...竟是為太太留遺產!「可以的話,要為太太和孫子多活一天!」

醫療團隊治療趙伯一段時間了,但七十多歲虛弱易跌倒的高危險病人,明明需要有人陪在床邊,他卻一直拒絕聘請看護,護理師只好照會我,前去看看他。原來趙伯拒絕僱請看護,是因為捨不得花錢。但我探詢了一下,國文老師退休、有退休金、有不動產等等,經濟狀況不至於太差,但趙伯就是不想花這個錢。

日期:2019-12-25

幸福熟齡

她每餐都要吃肉...體重驟降竟是大腸癌4期!癌母對女兒告白:媽媽有家族史,你也要注意

我平時是個無肉不歡的人,每餐都要吃肉,且餐餐幾乎要吃1.5到2碗飯,但去年底我突然飯量減少、吃不下,去看家醫科,醫師說我是胃酸逆流、胃發炎,之後就因為疲倦、食慾不佳,反覆就診。

日期:2019-10-24

健康

年輕想當老師遭父母反對!他病逝如願當上「大體老師」,全家人含淚支持...「在這裡,我們生死兩相安」

不少民眾對安寧病房的刻板印象是「等死的地方」,事實上安寧緩和醫療是幫助病人獲得身心靈的平靜,不但身體上的痛苦得到控制,心靈也會安詳寧靜,反而能思考生命意義,在最後與親友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不留遺憾!

日期:2019-09-23

最新觀點

葉金川/退休後,做感動自己的事!沒有偉大的論述,是改變自己的一種方式

有一天,在爬山的路上,我遇到一位女士,她一遇到我就叫著「Dr.葉!Dr.葉!」我停下來聽她說:「你寫的一篇文章改變了我!」我本以為是流傳最廣的「如果我沒辦法醒來,不要串通醫生凌遲我」那篇,結果並不是;她說:「你在書裡有提到,即使是做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改變世界,大大小小的世界,每個人都擁有可以改變世界的能力。」

日期:2019-05-10

話題人物

鏡頭記錄大體老師的故事 "新銳導演陳志漢: 愛與決定讓死亡變得偉大"

新銳導演陳志漢拍了首部紀錄長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這部片的主題是「大體捐贈」。過去,陳志漢拍片是為了有趣,想要記錄,但經歷了這段凝視生死的過程,他理解了一些關於死亡的事,更理解了一些關於生命的事。

日期:2017-03-02

焦點新聞

醫囑現場》當反核導演柯一正 遇上安寧醫師黃勝堅 人生最後一哩路 自己決定怎麼走

一位是罹癌後,在社運街頭重尋生命力的導演;一位是從偏鄉到首都,閱歷近六千名死亡的安寧醫師。一紙「預立醫囑」,讓兩人激盪出生命思辨,透過尊嚴告別的整理,讓活著的人生更精采、踏實。

日期: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