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腹部出現脹痛、便秘、腸胃不適、食慾不振,但腰圍卻越來越粗等症狀時,小心這可能是晚期卵巢癌。今年90歲高齡的宋奶奶,在76歲那年出現這些症狀,原本以為是宿疾大腸激躁症,沒想到症狀持續惡化,檢查確診為卵巢癌合併腸阻塞。
日期:2018-05-21
癌症長久以來對民眾健康造成巨大傷害,若能及早發現、進行治療,對病況能有極大的幫助。台灣常見的癌症中,有四種可利用篩檢工具早期發現,分別是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和子宮頸癌。
日期:2018-05-18
計算現代文明人的勞動量和運動量,會發現每天吃三餐累積攝取的熱量實在太多了。這一點,可以從「代謝症候群」的快速蔓延得到證明。由「高」血糖、「高」 脂血症、「高」體重等多重的過「高」造成的「代謝症候群」,已經明白告訴我們— 平日真的吃太多了。
日期:2018-05-04
壓力大、飲食不正常,使腸胃問題成為國人隱憂,消化性潰瘍嚴重可導致胃癌,中醫視脾胃為後天之本,改變作息與飲食才能養出健康消化系統。
日期:2018-05-03
國健署統計,罹患口腔癌的勞工平均比一般男性減少25年壽命,不僅高居男性癌症十大死因第四位,且口腔癌發生率最高的前三大行業分別為漁業、建築業與運輸業,呼籲勞工朋友定期口腔癌篩檢,遠離癌症威脅。
日期:2018-04-30
一名70歲男子確診為直腸癌第三期,但因為健康因素與個人考量,不願接受手術治療,與癌症醫療團隊醫師討論後,決定採取術前放射化療,並成功縮小腫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放射腫瘤科主任陳建安表示,此舉提供年紀太大或手術風險較高的患者,另一種治療直腸癌的選擇。
日期:2018-04-26
「台灣保險滲透度全球第一」,「台灣人保障明顯不足」。三不五時就會看到這類報導,多數人看到台灣拿下全球第一,可能稍稍振奮一下,但沒時間深究,這其實是兩個有點對立的說法,且用來形容台灣保險市場,都有點「似是而非」。專家指出,保險滲透度名列前茅的國家,都是小規模經濟體,台灣人不必在意在這個指標上是不是世界第一。而國人年花15萬元買商業保險,關鍵在需求和缺口能否補足,也不是只有死亡保障夠不夠的問題。
日期:2018-04-24
網路消息指出,將熱騰騰的白飯放涼以後再吃,冷飯會產生較多「抗性澱粉」,熱量較低,有助於控制體重,還能穩定血糖、預防大腸癌。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嗎?
日期:20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