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大腸鏡檢查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大腸鏡檢查共有77項結果
政治社會

龐建國凌晨4點三度傳訊 墜樓前留2紙條「謝謝妳的愛和付出…」

國民黨前立委、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今(11)日驚傳在內湖住家墜樓身亡,據悉,龐建國於凌晨4時許,曾在LINE群組三度貼出訊息,寫下「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上午7時就被發現墜樓當場身亡,妻子邱秀珍聽到「砰」一聲才知大事發生。龐建國在墜樓前留下2張紙條,分別是「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以及「謝謝妳的愛和付出。」消息曝光令人萬分悲慟。

日期:2022-01-11

健康

名醫教戰》50歲必做大腸鏡!腸癌權威:瘜肉癌化至少5年,4個好習慣遠離癌細胞

大腸癌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之首,國建署資料顯示,50歲以上成人,終生約有7%機率罹患大腸癌,也就是每15人中就有1人會罹癌。醫師表示,大腸息肉演變成大腸癌約需要8至10年時間,多數大腸息肉沒有症狀、不影響生活,因此不易察覺,唯有定期檢查才能及早切除,有效預防癌症的形成。其實,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台大權威名醫,教你如何揪出早期大腸直腸癌,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10-15

健康

從瘜肉到癌化至少要5年!腸癌權威:最晚50歲要做人生第一次大腸鏡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3-15

健康

《癌症真相系列》大腸癌靠糞便潛血篩檢不夠!名醫饒樹文揭50後必做大腸鏡3大關鍵

國健署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癌連續13年居10大癌症之首,近年亦有不少名人包括李國修、賀一航、豬哥亮等,均因罹患大腸癌過世。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表示,大腸癌除了基因突變、家族史外,和飲食、肥胖以及運動都有關係。要預防大腸癌,首要是釐清有無家族史、特殊基因突變問題,如果有,則10多歲開始要做大腸鏡追蹤,如果沒有,滿50歲不能只做免費糞便潛血篩檢(FOB Test),也要開始做人生第一次大腸鏡檢查,而且後續每一兩年都要定期做,不要5年才做一次,因為過程中只要發現息肉,立即切除、電燒,就能保持很長一段時間的健康。以下是饒樹文第一人稱的訪談整理:

日期:2021-03-03

健康

權威觀點》主動篩檢 讓癌症不再是絕症 十大名醫親授 早期防癌教戰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台灣最常見的十大癌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2-24

健康

如何贏得10倍癌症存活率? 66歲病理科醫師罹癌後開刀治癒 3大保養心法這點最重要!

癌症,一項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每年無情奪走數以萬計台灣人性命。即使是醫學發達的今天,癌症若發生遠端轉移,仍幾乎等於不治之症。好在,大部分癌症早期的生長速度緩慢,若能借助不斷進化的篩檢與治療技術,及時阻斷癌細胞發展,康復機率遠比一般人想像得高。每一位能活到預期壽命的台灣人,一生約有4成機會罹癌。如果你沒把握永遠與癌症絕緣,積極篩檢、避免成為晚期病患,是戰勝癌症的最佳策略。

日期:2021-02-24

健康

腸道微菌叢失控 腹瀉、血便應就醫 潰瘍性結腸炎非絕症 內視鏡見真章

很多人都有腹瀉經驗,千萬別小看它,如果是長期腹瀉、血便,有可能是潰瘍性結腸炎!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正是長年飽受此項宿疾之苦,二度辭去首相職務。

日期:2020-09-23

健康

這腸胃病困擾安倍50年 兩次賠掉首相大位! 醫師籲:有無痛血便 一定要做大腸鏡檢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由於陳疾復發,今(28)日宣布辭去首相職務,這也是安倍在政壇上第二次因健康因素下台。安倍從國中時期就罹患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這種腸胃病困擾他超過50年,甚至在2007年復發,迫使他辭去才當了一年的日本首相。國內腸胃科醫師提醒,潰瘍性大腸炎在台灣不多見,但有逐漸增加趨勢,最常見症狀是無痛血便,而大腸癌的症狀也是無痛血便,因此呼籲有這類症狀的民眾,一定要做大腸鏡檢查,以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效。

日期:2020-08-28

健康

拉肚子不是飲食不潔,而是大腸癌?排便出現3大症狀,小心都是癌症警訊

20211022編按:前立委朱高正週五(10/22)晚間7點多,因大腸癌病逝萬芳醫院,享壽67歲。朱高正好友、前立委林正杰在臉書寫下「高正,所做已做,不枉此生,安息吧,同志。」朱高正去年因大腸癌兩度入院,今年初又因為局部腫瘤復發,侵犯到周圍器官,入住萬芳醫院治療,前後已經治療約兩年,知情人士說,本周三他進去搶救後,多重器官衰竭,週五便離世。大腸癌早期發現治癒率高,如何能夠警覺大腸癌病徵呢?每天解便的型態就要注意!

日期: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