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大機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大機會共有312項結果
每日盤前日報、盤後影片

0110晨報上週五亞股跌幅並未加重,而美股時段科技股跌幅較大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1-10

台股

存股很穩,但不是賺最多!貝佐斯、馬斯克只做不說的股市祕密,巴菲特直接告訴你

多麼風光的一年!2021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台股以創一甲子紀錄的18218點封關,對照2020年爆發疫情之際,因為全球對新冠肺炎影響幾乎一無所知,恐慌出逃的資金引發國際股市狂瀉,台股也受到連累、最低下探8523點。誰知兩年之內,台股竟然從谷底上漲超過110%之多!在股市狂潮之中,許多大牛股刷新多年來的歷史高價,例如:長榮最高漲到225元、聯發科最高來到1200元、台積電達到679元,令人嘖嘖稱奇。

日期:2022-01-03

券商彙整報告

【麥克連】20211227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2-27

科技

台灣機車龍頭砸一億美元 拚當全球領頭羊 光陽、哈雷合攻電動機車 柯勝峯揭三勝算

在油轉電的趨勢下,美國百年重機品牌哈雷,找上台灣光陽集團強強聯手,為的是把路走得更寬,瞄準全球全方位的電動機車市場。

日期:2021-12-22

全球股市

「沒有大機會、也沒有大風險!」林奇芬教授2022新年理財 股優於債,小心這兩大修正

去年股市動盪起伏,卻又因市場資金充沛、股市頻創歷史新高!然而,隨著通膨升溫、聯準會轉應的狀況下,升息循環將會在今年啟動,股市預估將會迎來新一波的修正期。今年資產該如何佈局?林奇芬提醒投資人,關鍵就是分散風險、價值股與成長股都要有,手上保留部分現金、不要追高,等股價下滑時再陸續進場。

日期:2021-12-21

聰明理財

美豬議題牽動台美關係?群益投信董座「對台加入CPTPP具關鍵影響」 國泰投信總經理:FTA談判關鍵

由《工商時報》主辦的「2022全球財經投資趨勢」圓桌論壇,邀請群益投信董事長賴政昇、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及第一金投信董事長尤昭文,針對2022年投資趨勢預測、趨勢新機會、台灣產業布局接軌國際等主題,進行全面剖析。

日期:2021-12-17

科技

台灣攻電動車之雙雄爭霸成形? 黃崇仁:沒有要槓鴻海MIH 而是年初「這件事」嗅到合作商機

由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發起的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今(16)日下午在台北舉行成立大會,他強調協會成立宗旨是促進國內電子業及汽車業的相互溝通及交流,幫助台灣能贏在全球電動車大潮流的起跑點上,並掌握到數十兆台幣的龐大商機。他也澄清,之所以倡議成立TADA,並非要與鴻海(2317)主導的電動車平台MIH互別苗頭,而是今年初看到全球車用晶片大缺貨時,發現國內電子業及汽車業存在大好的合作機會。

日期:2021-12-16

職場

捲起袖子、嗓門扯大,最沒架子富二代 辜仲立領中租10年市值漲近19倍 「3致勝關鍵」成台灣最年輕富豪

他,把旁人眼中的一門小生意做到最好,讓中租控股上市10年市值漲近19倍,也成為台灣最年輕的千億富豪。近年,他又親自率隊進軍餐飲、生技與醫療等有潛力新事業。辜仲立相信:「我們還在累積能量,還沒有完全釋放!」

日期:2021-12-08

科技

如果繼續留在台積電,貢獻有侷限...他們闖出去、用AI偵測眼球!創業4年連年奪CES創新獎

這家AI新創由台積電研發工程師創立,成軍4年,4度拿下CES創新大獎;根據《財訊》報導,最快在2022年,搭載由其開發AI技術的車款就會正式上路,麥迪創有什麼能耐?

日期:2021-12-03

政治社會

台灣正邁向「生不如死」 如何才能成為AI大國及科技強權? 前Google台灣大當家提出這兩個解方

台灣已經進入人口負成長,2020年新生兒下降到只有16萬人的歷史新低,且比全年死亡人數還少,未來將明顯衝擊勞動力及整體經濟,更勢必影響我國視為經濟命脈的科技業,特別是半導體。曾是Google台灣第一號員工,也是前Google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的簡立峰認為,如果台灣想要在未來的全球科技版圖中,成為大家不可忽視的人工智慧(AI)強國,至少有兩個方向可以發展,第一是結合台灣既有的科技硬體及資通訊強項,發展相關的人工智慧應用,但必須彌補半導體及新創事業的人才年齡差距;第二,國內企業需要思考,如何走在年輕人之前,創造新的事業或商業模式,讓人才不用從台灣出走,就能做到全世界的市場,而不會因為人才在國內看不到發展機會,而出走國外。

日期: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