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美國科技業生態的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認為,從商業邏輯來看,美國找台積電去亞利桑那州設廠,毫無道理可言,因為美國市場的消費者不是直接買晶片,而是搭載晶片的終端產品。從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流程來說,從半導體生產、封裝到最後產品組裝,到今天都是由亞洲執牛耳。其次,台積電「在竹科是老大,講一句話大家都過來,但在鳳凰城英特爾才是老大,不是台積電,它講一句話沒人理它」。楊應超觀察,台積電在鳳凰城有三大人力問題,第一是成本高,第二是一流人才都被英特爾挖走了,第三是外派當地的台灣員工可能三年約滿後就跳槽,等於台積免費幫同業訓練人才。楊應超也強調,台灣既然是美國的盟友,就不宜對美國有求必應,盟友關係應該是雙向互惠的。美國既然需要有世界級半導體實力的台積電去設廠,台灣應該對等要求美國提供我們需要的資源,不論是國防軍備或其他領域的東西。「在國際事務上,最重要的就是,拳頭大就是實力。台灣是有實力,真的要好好把握住,不要放棄這麼好的實力。」
日期:2024-09-17
高雄市長陳其邁參加由今周刊舉辦的「智慧永續 產業創新」前進大南方論壇中表示,順應產業發展趨勢,半導體聚落、先進封裝在南臺灣都已成熟,AI城市運用及製造也以南臺灣作為起點,帶動臺灣產業轉型,整合臺灣的硬實力及軟實力,為南方產業發展打造堅實的基礎。
日期:2024-09-16
近年來,「卷(內卷的簡稱)」成為一個網路熱門用語。卷可以小到一個公司,也可以大到一個行業甚至一個國家。當下,卷這個現象之慘烈,已經嚴重到大家都很難承受的地步。
日期:2024-09-16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當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指控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執政時「把美國晶片賣給中國」,變相促使中國軍事現代化,川普則反嗆「這些晶片來自台灣」。關注半導體產業的科技專家許美華指出,「但這句話還真的很難反駁」,台灣確實一直在賣尖端晶片給中國,或嚴格來說,台灣一直在幫中國製造尖端晶片。這些尖端晶片的使用包括軍事用途,台灣政府應該做出強而有力的禁止政策。筆名「翁達瑞」的旅美學者陳時奮則是認為,川普「講的是外行話」,賀錦麗的說法貼近事實,雖然出口到中國的高階晶片在台灣製造,但台灣只是晶片代工廠,無權決定最終成品的銷售,「中國能否買到國防用途的高階晶片,決定權在美國政府」。曾於2018、2022提案修訂相關敏感科技保護修法的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他已經在週四(9/12)行文給行政院和相關單位,要求今年應儘速依法公布第二波台灣國家關鍵核心技術,回應美國盟友關切,並不是像他們所想像的那樣。不過多位財經專家和立委受訪時都坦言,每次要立法或是要進行管制時,台灣業界的壓力很大,台灣要跟進美國之前對中國半導體的各種嚴格禁令有實務上難度。
日期:2024-09-13
為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全球正邁入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提高再生能源發電量,成為各國實現2050淨零碳排目標的重要路徑,而台灣的再生能源產業亦隨著全球趨勢發展而不斷變革,而一路跟隨台灣綠能產業變化的睿禾控股暨天泰能源董事長陳坤宏,從屋頂型與地面型太陽光電系統建設、綠電交易自由化再到多元綠能發展,持續不斷的為推動台灣綠能產業而努力。
日期:2024-09-13
在美國大型科技股包括輝達等重量級個股提振下,美股四大指數齊收高,尤其以半導體為主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近5%,帶領台股周四(9/12)開高走高。台股最高來到21706.85點,終場收在21653.25點,上漲622.25點或2.96%,創下史上第四大漲點,收復5日線、10日線關卡,台積電(2330)跟著輝達漲勢「滿血復活」,今天除息氣勢超旺,4元息值再次上演秒填息,終場大漲43元或4.79%,收940元,AI股包括鴻海、廣達、緯創等重量級個股全面大漲4-6%。緯穎亮燈漲停,股價來到1815元,一路股價破底的危機暫除,而台達電漲幅也逾6.7%。台股周四氣勢旺,不少人會問:中秋變盤是否將發生?今年以來的AI投資浪潮漲完了嗎?傳統第4季科技股旺季還可以期待嗎?
日期:2024-09-12
國內紡織大廠驚傳倒閉!據了解,廠址位於桃園市的紡織廠「大同染整」無預警宣布關廠,上百名員工上班到一半,才知道自己失業,員工們集結抗議公司違反勞動相關法令,目前市府表示,已收到公司函報大量解僱書,將協助勞工協商,針對部分違法也已裁罰。
日期:2024-09-11
《鬼滅之刃》動畫以高成本、新科技及用心的製作,獲觀眾熱烈回響,票房打破《神隱少女》20年來的紀錄。從《鬼滅之刃》來看台灣企業,業者重視研發,積極提升技術,走出逆襲之路,同樣令人感動。
日期:2024-09-11
立足台灣的軟體公司系微,憑著不斷挑戰規則、推動技術變革,成為全球筆電供應鏈要角,更搭上AI PC熱潮。它的下一個夢,是再次打破市場結構,搶占伺服器大餅。
日期:2024-09-11
國際半導體展上,CPO與FOPLP成為眾家廠商聚焦的新議題,預期技術於兩至三年成熟後,將為半導體供應鏈帶來新一波成長動能。
日期: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