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大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大地共有2105項結果
職場

笛卡兒打開理性之門 點亮啟蒙之光

17 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笛卡兒寫下了流傳百世的哲學名言「我思故我在」,這個原理就像一把扳手,鬆開思想的螺栓,奠定西方哲學基礎。

日期:2024-11-06

政治社會

呂政璋掌台灣金聯是「賴友友」、沒金融背景?黨政人士曝會出線是擁「這專長」!為何這位置總被說酬庸?

行政院將核定呂政璋出任台灣金聯董事長,對於藍營質疑這是酬庸、「賴友友」,一名熟悉呂政璋的黨政人士指出,呂歷任遠東愛買、雲林縣農業處長,當年還是魏家親自挖角到頂新集團,替不分藍綠縣市行銷台灣農產品,並且突破中國對民進黨中央執政的圍堵,應是其出線的原因之一。至於呂政璋的經歷,該黨政人士說,與總統賴清德並沒有交集,說他是「賴友友」言過其實。呂政璋遭質疑家族經營「嘉義縣青松樂活科技農業公司」於2021年4月底財務跳票倒閉,父親呂清涼、弟弟呂正諺夫婦,也因案通緝中。這名黨政人士也認為,呂政璋的父、兄爭議,與其個人無關,不必無限上綱,殃及他人。另外,呂被質疑沒有在金融界或銀行上過一天班,卻要接任農業金庫董事長,對此,民進黨立委林楚茵表示,台灣金聯是一家資產管理公司,不是金融機構也不受金管會監理,與其強調「金融背景」,對於資產管理、行銷與協調能力更爲重要,在野黨質疑所謂「金融背景」根本是假議題。

日期:2024-11-04

台股

台積電跌破千元別抄底,金融股CP值才高!不是富邦金(2881),從金控7雄挑潛力股:這1檔潛在報酬率逾23%

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即將出爐,這次民主黨以及共和黨的選情異常膠著,也連動著全球的資本市場。因為總統候選人川普揚言要提高關稅,甚至針對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要收保護費。

日期:2024-11-02

美食旅遊

清晨的熊本城,微微雨中更顯詩意…謝金河:台積電設廠將改變未來風貌,如同台南古都蛻變科技新都

熊本城踏上重建之路今天一大早,打開酒店的窗簾,映入眼簾的是熊本城赫然在眼前,趕緊換上球鞋直接跑過去!

日期:2024-10-30

科技

台灣創投人才的斷層問題

缺乏連續創業者與典範,就不容易有新生代的創投,加上台灣創投環境與20年前差異不大,以至於年輕一代創業有成者,寧願當天使投資人或組織天使俱樂部,也不願到創投公司上班。

日期:2024-10-30

房地產

央行4年7次信用管制, 吸收游資的政策工具卻愈用愈少,貨幣供給暴增13兆 打炒房迷糊仗

(今周刊1454)從第一次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算起,央行打炒房已滿4年,但在這段時間,住宅價格指數持續攀高,房貸負擔率更已突破4成,攸關金融風險的「房貸集中度」指標,從未脫離警戒區,仍然逼近歷史高點。而一項由央行委託的研究計畫說明,助長台灣房價的主要原因,也是央行所控管的貨幣供給。

日期:2024-10-30

美食旅遊

平衡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 智森攜手EarthCheck助臺灣旅遊業接軌永續浪潮

全球面臨氣候變遷與環境破壞的雙重挑戰,永續旅遊成為影響旅遊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在享受美好旅遊的同時,所有利害關係人只要願意嘗試改變,就能為環境和社會做出更多實質貢獻,也是地球村民的共同責任。全球永續旅遊認證組織EarthCheck與專精永續設計與ESG的RCI智森顧問強強聯手,將年度ICF全球峰會移師臺灣,帶領產官學研探索與實踐綠色旅遊願景,藉由產業領袖的知識分享,開啟永續與有責任的觀光新浪潮。

日期:2024-10-30

政治社會

嘉義中埔連8震、地鳴聲沒停過!氣象署示警一周內還有規模4餘震:83年前曾7.1強震360人罹難「這次不一樣」

今周刊編按:嘉義縣中埔鄉周日(10/27)下午1個半小時內,就發生8起地震,最大震度為4.9,南部多個縣市都有感,有在地網友表示「地鳴聲感覺沒停過」。而高鐵受地震影響,下午2時19分起部分列車依據標準作業流程先一度暫時停車,台中到左營間部分列車延誤。台鐵則指出,斗南到善化間按4級地震規定辦理,善化到台南間按3級規定辦理,各站回報均無災損。氣象署地震中心表示,未來1周內嘉義縣中埔鄉附近將出現規模4以上淺層餘震。

日期:2024-10-27

傳產

台灣首座深層地熱開鑽,探鑽深度達4公里!經長:有在地綠能,資料中心有望進駐宜蘭

經濟部、中研院、台灣中油共同攜手於宜蘭縣員山鄉開鑽台灣第一座「深層地熱探測井」。由於台灣位於太平洋火環帶,地熱資源豐富,根據經濟部粗估,台灣潛藏深層地熱發電量更可達40GW,相當於31座核一廠的發電量。經濟部長郭智輝則補充,未來若宜蘭縣有了綠電,此次計畫不僅能讓台灣綠色能源有更多選擇,也對宜蘭在地產業發展有助益。他認為,如果能使用在地的綠電,相信數據中心也有機會進駐宜蘭。

日期:2024-10-21

生活消費

打開藝術博覽會大門

在台灣,每年有眾多規模大小不一的藝術博覽會輪番舉辦,讓入場觀展的受眾群也漸趨多元。內行人入場看門道、外行人湊熱鬧,從新手藏家到資深藝術愛好者,即使身分不一樣,都能因為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大開眼界,備受美學薰陶。

日期: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