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省籍、國籍差異做成喜劇,更易凝聚共識,畢竟喜劇無須遮掩,看懂了,就什麼都懂了。親情、友情、愛情都不分膚色種族,更不分省籍;只是出了劇場,這份溫暖能持續多久?
日期:2024-05-22
(今周刊1430)環泥1962年在路竹廠蓋了第一座水泥窯,但因為90年代台灣西部禁止採礦的政策,這裡已經不再做水泥業了。環泥掌門的侯博義一家卻在這塊土地上,蓋起了「利永環球」無塵室及石膏板產線,至於起家厝所在的台南民權路,「是我們心靈的錨」,侯博義父子說,「利」就是祖師爺侯雨利的「利」,「永」則是侯博義父親侯永都的「永」。嶄新的事業、念舊的名字和土地,濃縮了台南幫侯家對「台南」、對「傳統」,以及對「未來」的願景,直到現在,他們都以台南這塊發跡之土為榮。從1624年荷蘭人在台南築造熱蘭遮城,台南「建城」,走過4百年的悠長歲月。1624年,台南接上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史,讓原本就承載數千年原住民歷史的土地,混入了更多血脈。再經歷清領、日治,直到今日,上世紀原本是一片甘蔗田的南科台南園區,已成為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重鎮,與老城區充滿層次肌理的宮廟、巷弄相輝映。不只侯家,被稱為「南瀛第一世家」的劉家,出身台南的醫師作家陳耀昌、也是世家子弟的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每個人都依戀著這塊土地,更從這裡獲得了值得珍視的精神。
日期:2024-05-15
(今周刊1424)從配合CDP的要求到主動推行永續策略,鴻海如何在氣候行動上成為優等生?本刊專訪鴻海集團環保長洪榮聰,揭示其如何推動集團永續發展。
日期:2024-04-02
相信大家都聽過類似的故事:有一位穿著短褲、拖鞋的老先生,走進歐洲名車的展售場裡,在場的業務員對這位看來不起眼的老先生並不怎麼熱絡,老先生卻在幾分鐘之內就下訂了一臺要價數百萬的名車,讓所有的業務銷售員瞠目結舌。或者在名牌精品專賣店裡,店員對穿著普通的顧客態度傲慢,豈料顧客一出手就買下百萬元的名牌包,讓以貌取人的店員羞愧得無地自容,這類的故事在不動產行業中也屢見不鮮。
日期:2024-03-28
他高雄出生,信奉天主教的軍人家庭,8個孩子的老五,小二那年父親空軍高砲退役後,被退輔會分發到竹東榮民醫院,除了功課很落漆與上面4個姊姊形成對照組外,鄭明岡的竹東童年可謂過得活色生香,飼養各種拐來的動物,自學木工打造木籠,最愛與班上的泰雅族同學爬山玩水,原住民族彷彿天生擁有運動超能力,而且不被要求功課,甚至連功課都不必寫,「我羨慕死他們啦。」
日期:2024-03-22
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在今(2024)年3月5日登場,但卻宣布從此取消會後總理記者會,打破35年以來的慣例,讓國際社會一片譁然,中國的政治決策透明度更蒙上一層陰影。究竟中國總理習近平在打什麼算盤?
日期:2024-03-08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因肝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多日,周一(3/4)離世,享壽80歲。作家好友楊渡在臉書上發文證實,黃永松是在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說今天早晨接到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週日原本想移到安寧病房,但因怕身體無法承受而未移動。「我總感覺,永松兄是來這人世修行的神仙,修行圓滿了,要回去天庭。他為世間的神佛廟宇做了那麼多事,為民俗藝術的保存,奉獻那麼多心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一生,我相信,天上神佛都會看顧著他的。」楊渡說,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漢聲》雜誌辦了近半個世紀,它用細琢精雕的方式,完成了「福建土樓」、「貴州蠟染布」等,一篇又一篇,驚人的文化報導,受到了《時代》雜誌、BBC等國際媒體的肯定。黃永松,這位替「中國結」命名的老人,至今還提著鍬,在文化土壤上掘著,他說,他是拉風箏的人,想「傳」,也盼著人「承」。(原文刊載於2017/11/29,更新時間為2024/3/4)
日期:2024-03-04
作者司法通譯‧羅漪文讓涉案移工覺得「不再沒人聽懂我說的話」,也讓移工卸下憂懼、脆弱、惶惑與孤絶。
日期:2024-02-21
孩子進房睡覺,滾來滾去到現在十點多還沒睡著,不過至少又回到了能一個人默默寫點東西的夜晚。中午搭了台Uber前往市區,上車後看到這位司機,覺得有點面熟,但不確定是否搭過他的車,後來看到了他的姓,才確定的確曾經搭過。
日期: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