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外泌體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外泌體共有27項結果
台股

2025股東會紀念品怎麼領?最後買進日最新名單!零股股東領取流程、代領規定地點一次看

2025年股東會紀念品最新名單出爐!每年5-7月是發放股東會紀念品的主要時間,最熱門的像是中鋼(2002)紀念品、凱基金(2883)紀念品,都有不少人為了想拿到而買進零股。今周刊整理各家股東會紀念品,最後買進時間、領取方式、買零股有何限制?要去哪裡換、代領地點一次看!

日期:2025-03-27

政治社會

一顆維他命比美國貴3倍!台灣保健食品關稅抽30%,有望調降?財長鬆口:將採「這方式」因應

立院財委會進行美國對等關稅對台灣影響報告,有立委提到去年對美進口前30大貨品與我國進口稅率,其中,保健食品關稅為30%,是否調降?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財政部與經濟部產發署持續有聯繫,目前方向是部分產品分年、分階段逐步調降,但項目還要產發署提供。

日期:2025-03-27

健康

2024台灣醫療展焦點:低氧操作技術助力細胞治療新時代

2024年台灣醫療展於12月盛大舉行,眾多國內外先進醫療技術和創新應用在展會中亮相。作為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領域的領軍企業,亞太區總經理蔡慈予Kalucia Tsai代表設備大廠The Baker Company在此次展會中展示了其在GMP細胞治療製劑與低氧操作技術上的應用,吸引了來自醫療研究、臨床應用及產業界的廣泛關注。

日期:2024-12-17

傳產

2024醫療科技展 中醫大暨醫療體系 AI新藥開發領航 創新外泌體技術 全球首例異體CAR-T 抗癌治療新突破

「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於12月5日至8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登場!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以「精準創新、邁向卓越」為主題,聚焦突破性的「AI新藥研發」。在醫學大學、醫學中心與生醫產業優勢上,與國際著名生物醫藥研發的日本京都大學成立全球研發中心。內容圍繞「再生醫學」、「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特色醫療」及「創新研究」五大核心,全面呈現醫療創新與臨床應用的最新突破。

日期:2024-12-11

健康

諾貝爾獎得主謝克曼 10歲狀告父母偷錢、成名後嗆三大期刊 外泌體領域權威 不受世俗主宰的科學路

中醫大舉辦的國際論壇上,二○一三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謝克曼現身,分享在外泌體領域的研究成果,他接受《今周刊》採訪,也娓娓道來對於難治疾病與科學研究的個人關懷。

日期:2024-11-06

科技

產學攜手擘劃再生醫療新藍海 開啟生技新局黃金時刻

癌症已連續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平均每4名死者中就有一人命喪癌症,當傳統醫療無效時,再生醫療無疑是給正與死神拔河的病患帶來一線曙光。為加速新興醫療與技術發展,歷經3屆國會審查,終於在月前三讀通過《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雙法,針對基因、細胞及其衍生物之規範管理,提供現行醫療效果不佳患者新選擇,同時促進國內再生醫療科技與產業發展,催生第二座兆元產值護國神山群。

日期:2024-10-31

健康

細胞療法新篇章!中醫大力邀諾貝爾獎得主來台、分享外泌體治療發展

「外泌體平台具有龐大潛力,可以治療癌症、神經退化退化等疾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這句話背後,是中國醫藥大學全力投入細胞治療、外泌體體研究的發展方向。鎖定外泌體的研發路線,中國醫藥大學將在11月2日舉辦「國際外泌體前瞻研究及創新治療論壇」,並邀請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蘭迪·謝克曼教授(Prof. Randy Wayne Schekman),擔任主講嘉賓。

日期:2024-10-24

科技

市值60億美元最後卻下市,燒光錢還惹爭議!台灣生技業除了砸錢,還有什麼要突破的?

台灣生技產業發展至今,還有再進一步突破的機會嗎?《今周刊》在10/14舉辦生技醫療論壇,與幾位前輩應邀討論這個議題,我想在這個專欄談談一些心得。

日期:2024-10-21

科技

中國醫藥大學投入有標靶外泌體治療 難治癌症與神經退化疾病現曙光

面對難治癌症與神經退化疾病,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在異體免疫細胞mRNA CAR-T與癌症新藥標靶外泌體藥物有突破性成果,吸引全球醫界矚目。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日前出席「 2024臺灣生技醫療論壇」,分享全球領先生醫治療平台與技術,用實例證明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的無限前景。

日期:2024-10-21

健康

臺灣生技醫療論壇》用細胞治療疾病,而不是藥物!中研院院士王惠鈞:細胞庫是再生醫療重要關鍵

「你們看過電影《瘋狂麥斯:憤怒道》嗎?知道為什麼主角一開始被俘虜、但沒有被處死嗎?」今(10/14)日在今周刊舉辦的《2024台灣生技產業論壇》上,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用生技醫療的角度,解釋起電影主角的保命關鍵,「因為他的血可以提供給別人用,他就是(再生醫療中的)『超級捐贈者』。」

日期: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