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潮席捲下,美國科技七雄市值合計逾12兆美元,寫下科技產業新里程碑;而美中角力仍未歇,中國最具戰力的企業卻紛紛隕落,意味科技美元主導世界的力量愈來愈強大。
日期:2023-12-20
美元的三大攻略:美中國力的分水嶺即將接替李顯龍出任總理的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到訪北京,強化中新雙方合作關係,他在北京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永遠不要押注中國衰弱!他也強調將加強在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等項目的投資,尤其是房地產,他的談話引起熱議,尤其是投資中國房地產。
日期:2023-12-15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從1993年在美國舉辦領袖峰會,歷經30年,今年又輪到美國主辦,而這些年以來,世界經濟發生巨大變化,在下一個30年,很可能是「日本再起、中國進入失落」。
日期:2023-11-22
(今周刊1402)央行要能無畏環境變化地長期穩定賺大錢,部分關鍵,在於有龐大的外匯存底當作投資本金,以及夠低的本國貨幣匯率來降低匯損可能。換言之,外匯存底的總量,以及被學者用以判斷央行干預匯率程度的「外匯存底變動量」,是判斷央行是否為了賺錢而扭曲貨幣政策的重要依據。
日期:2023-11-01
「今年繳1800多億,明年,將增加到2千億元。」說話的,是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中央銀行「盈餘繳庫」數字創下十餘年來新高,就在台灣不少輿論為央行「賺錢功力」喝采的同時,在太平洋的另一端,被譽為全球「央行之母」的美國聯準會,卻出現了百年來的罕見虧損。根據聯準會今年第2季度合併財報顯示,上半年的營運淨虧損高達573.84億美元。
日期:2023-11-01
(今周刊1402)當一國央行每年都能無畏外部經濟風雨、穩定獲利,貢獻國庫達一成歲入,甚至國營事業9成繳庫都得靠它的時候,對這個國家的長遠發展是件好事嗎?看看台灣,我們或許會有這問題的答案。
日期:2023-11-01
今周刊編按:美元指數再度狂飆,10個月以來首度站上107,新台幣兌美元週二(10/3)開盤價為32.26元,中午暫收32.35元,重貶1.13角,創7年新低。終場收32.328元,貶9.1分,成交金額10.29億美元。主要亞幣包括人民幣、日圓、韓元都改寫波段新低紀錄。
日期:2023-10-03
「美元」為全球最重要的貨幣之一,但從俄烏戰爭開始,中國等國紛紛以「去美元化」反制「美元武器化」。在這波浪潮之下,投資人該如何因應以降低風險?不妨就跟著本篇專家提供的「三不一可」吧!
日期:2023-09-25
新興市場債券的特色之一,在於不同區域的經濟與通膨表現存在著鮮明差異:當某些地區的景氣出現降溫之際,其他地區則受惠於遠離烏俄衝突或明確而正向的財政政策等,表現相對出色。新興亞洲經濟復甦相對疲弱,但被其他新興市場的穩定成長所抵銷,例如新興非洲目前經濟成長率普遍介於3-4%。但無論投資於哪個地區,我們都需要盡可能仔細分析其通膨前景。
日期:2023-09-08
截至9月6日止的近20交易日,台股指數最高點為16,841點,最低點為16,264點,高低差距577點;近5個交易日,指數最高點為16,841點,最低點為16,619點,差距更縮小至僅222點。
日期: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