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台股周一(4/22)早盤一度反彈,上漲逾百點,然而盤中以AI、半導體為首的電子族群走弱,終場下跌 115.9點,來到19411.22點。觀察3大法人動向,外資賣超129.54億元,呈現連9賣;自營商賣超56.5億元;投信獨抗空買超71.68億元;3大法人合計賣超114.36億元。
日期:2024-04-22
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三(4/17)將於520後卸任經濟部長職務,她出席「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 AMPA)」活動時,對於已任公職40年,是否在卸任後有所安排,她只強調「很高興能在這個位子上」。王美花透露第一時間已與準經濟部長、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通電話,她的任務就是要盡量向郭說明各項業務,讓新部長能比較快上手、進入狀況。她肯定郭身為企業家擔任公職,做非常多犧牲,很高興郭的熱情與為國家承擔責任。對於王美花卸任後是否有規劃,以及有媒體評論認為以王任內對國際經貿事務的專長,之後可繼續發揮長才,轉任貿協董事長。對此,王美花並未正面回應,僅微笑表示「謝謝關心」。
日期:2024-04-17
今周刊編按:台股週五(4/12)多在平盤上下震盪游走,終場小跌17點來到20736.57點,跌幅0.08%,成交量4784.33億元。不過重電類股表現亮眼,多檔亮燈漲停,華城(1519)受惠政策利多,加上營收表現亮眼,股價直衝漲停946元,再度刷新紀錄,直逼千元大關,股價超越台積電;其他像是士電 (1503)午盤後也亮燈漲停鎖住334元、亞力 (1514)漲停168元,而大同 (2371)、東元 (1504) 和中興電 (1513) 也都漲逾半根停板。華城指出,除了受惠台電強韌電網以及綠電需求外,今年以來營收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外銷訂單。美國政府持續推動基礎建設,帶動變壓器需求強勁;另外,華城目前在手訂單滿載,能見度已看到2025年,2026 年的訂單也持續接洽,長期營運動能可期。 台積電(2330)股價盤中最高達826元,不過,午盤過後賣壓湧現,由紅翻黑轉為小跌,收盤時跌2元至818元。投資專家提醒,投資人要留意追高風險,以華城與台積電為例,華城今年即使每股賺20元,但對比可賺40元的台積電,華城今天股價衝上946元,而台積電股價仍在820多元。專家指出,每一次的飆股大漲,若獲未沒有跟上來,股價最後都要面臨修正。
日期:2024-04-12
報載美國國防與航太訪問團率團來台密訪我航太、軍工科技產業鏈,被點名的漢翔(2634)、雷虎(8033)早盤股價漲幅一度逾2%,而亞航(2630)因3月營收創歷史新高,今(10)日股價跳空漲停,超過1萬張漲停價買單排隊,表現最為強勢。
日期:2024-04-10
我們雖然對2024年全球新車銷售展望站在較悲觀態度,然而,存股池中的汽車零件股—劍麟(2228)與宇隆(2233)因為新廠效應與優異的品質,預估其營收今年將呈小幅(低於10%以下)成長。巨路(6192)則受惠於台電擴大資本支出,我們以營收今年預估成長7%的基礎,來著手設定它們今年的獲利期望值。
日期:2024-04-03
台股今年的兩萬點行情,氣勢比1989年前後的「台灣錢淹腳目」大資金狂潮更勝一籌。最大助力是台積電,但過去乏人問津的營建股也默默走出一片天,堪稱是超低調王牌。
日期:2024-03-27
今周刊編按:為衝刺能源轉型,政府祭出「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台電也通過1,001億元增資計畫。而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通過電價平均調漲11%,激勵機電四雄展現強勢力道。週二(3/26)士電(1503)股價創下歷史新高,跳空上漲至最高價達324.5元,收在320元;華城(1519)801元開出,收在788元;中興電(1513)開盤187元,最高來到199.5元,收在187元,成交量接近9萬5千張;亞力(1514)115.5元開出,一度觸及120元,最終收在114元。
日期:2024-03-26
重電族群的政策利多要到2031年才會結束,那麽投資人為何要自己「覺得」高點已到?而且政策性補助是不容易轉彎的,加上用電需求是越來越大,而且越來越重要...
日期:2024-03-26
今周刊編按:台股周四(3/21)破紀錄!終場大漲414點,衝上20199點歷史新高,漲幅超過2%,成交金額約4860億元。觀察3大法人籌碼動向,外資及陸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買超台股183.64億元;投信買超台股111.75億元;自營商買超61.43億元,3大法人買超356.83億元。
日期: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