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診所難聘藥師,8月中健保署初步決議幫診所藥師「加薪」,卻引發藥師公會劇烈反彈,堅稱診所不須聘藥師、應統一由社區藥局調劑。但民眾跑遍藥局領不到藥,醫療權益誰來顧?
日期:2024-09-11
新任閣揆卓榮泰於週五(5/31)首度赴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及備詢,有大師兄之稱的卓榮泰宣示,政府會首重「五打七安」,守護安定公義的社會,並且推動「國家希望工程」八大施政目標,讓國家繼續向前。以下是卓榮泰針對施政報告初登場的臉書貼文,與報告內容相關資訊:
日期:2024-05-31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緩降,但併發症個案仍多,在進入4月之前,每周死亡病例甚至都超過50人,傳播風險不容小覷。尤其歷經3年多抗疫,民眾已對疫情來襲感到麻木,不僅疫苗施打意願低落,出現症狀也懶得快篩,導致許多感染黑數錯失投藥黃金期。另一方面,抗病毒藥「莫納皮拉韋」即將用罄,政府尚未決定是否繼續採購;而莫納皮拉韋雖已申請藥品查驗登記審查,目前卻仍未見審查結果,一旦藥品用罄,恐在銜接上出現空窗期。由於另一抗病毒藥「倍拉維」藥物交互作用多,且不適用於肝腎病患身上,屆時全台眾多無法換藥的患者怎麼辦?面對迫在眉睫的缺藥危機,亟需政府思考因應。食藥署則在3月底證實,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已經申請藥品查驗登記審查,目前尚未有審查結果,但藥證何時通過仍不確定。
日期:2024-04-10
「虐童案」震驚各界,事件壓了3個月曝光,終究難以平息眾怒。但當社工被獵巫獻祭後,眾人是否真正看到背後的安全網破洞?
日期:2024-03-20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今天在政見發表會再度重申,他將打造「健康台灣」。他也說,健保已經走到不得不革新的地步,一定要確保健保能夠永續經營,要爭取多元的健保經費來源,但是也必須要去檢討各項支出的效益,讓健保可以持續保障國人的健康;他並再度強調推動護理師「三班護病比」入法及推動「百億癌症新藥基金」。
日期:2023-12-28
今年長庚醫學週在10月21、22日順利舉辦,主題為「長庚醫學新視野」,強調傳承、精準及創新。共邀22位國外重量級的專家學者參與,分別來自歐洲、美國及亞太地區,此外,亦有國內多位不同醫院與研究單位的專家共同參與。
日期:2023-10-23
上周我主持一個張鴻仁先生的「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新書發表及座談會,與會者都憂心指出,由於健保總額成長率過低,造成醫護人員長期低薪與人力流失,不只引發健保危機,更造成影響更大更深遠的醫療危機。政府應加強健康支出而非視為成本,並將醫療支出占GDP提高到8%為目標。
日期:2023-09-27
新北幼兒園餵藥案全民關注,至週四(6/15)已有29名孩童就醫。目前有28名幼童的巴比妥尿液檢驗結果都是陰性,還有1名仍在檢驗中,不過,有1名幼童檢體「苯二氮平類」(BZD)殘留量高出許多,查其雲端藥歷雖有因感冒到診所就醫,但與「苯二氮平類」無關。部立台北醫院原本周五(6/16)下午1時30分宣布,擴大提供全台幼兒園幼童免費醫療檢驗,但3小時後卻改口,是即日起提供新北市幼兒園幼童,免費檢驗巴比妥Barbiturate、Benzodiazepine之定性檢驗。部立台北醫院說,家長在掛號時,請選擇「小兒科門診」,就醫攜帶健保卡,若為初診需加帶戶口名簿及幼兒園的就讀證明。部立台北醫院表示非常抱歉,是新聞稿誤植。有汐止民眾在臉書發文,表示詢問小孩在校有沒有吃飯,結果小孩卻無意間說出「有吃藥藥」,且明確說出其他兩位用藥孩童的名字及前後順序,該家長還說檢驗後驗出微量安眠藥成份中屬三級毒品的「苯二氮平(BZD)」。針對外界疑問,新北教育局已立即派員至該園留存監視器資料,同時指派專案專責輔導員,主動提供家長相關諮詢和聯繫,另外,衛生局已商請部立台北醫院儘快對外說明檢驗報告內容。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在臉書發文說明,該名孩童6/12至衛福部立台北醫院進行尿液檢測,「苯二氮平類」結果為20ng/mL,6/13經複檢結果為29ng/mL,兩次檢測結果皆小於200ng/ml,結果判定為陰性,呼籲民眾以專業判讀為主,千萬不要臆測數值,以訛傳訛。新北教育局先前曾在8位幼童中驗出三級毒品「巴比妥」及「苯二氮平類」等微量反應,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在記者會表示,巴比妥雖是管制藥品,但在治療支氣管炎、腸胃炎的複方藥品中也含相關成分;對此,小兒神經科專科醫師蔡文心指出,有老師稱是家長請託代餵藥、有人質疑水源被汙染,還有說腸胃藥及感冒藥中有類似成分,她提出3大論點痛批,「這些言論完全是推卸責任,胡說八道。」(原文刊載於2023/06/13,更新時間為2023/06/16)
日期:2023-06-16
維他命B群、消化酵素等15項指示藥品,未來健保將不再給付,民眾如有需要必須自費,價格平均一顆0.5元,衛福部健保署說明,會再請各醫學會盤點每年用量小於5000顆的指示藥品,並於1個月後討論是否繼續給付。對此,醫界出現另一部份聲音,認為如果未來多項藥品都必須自費,恐怕民眾難以接受外,也會破壞醫病關係。
日期:2023-06-09
今年初爆發的缺藥問題,至今仍未終結,近一個月內通報短缺的藥品再增上百種。未來如何「對症下藥」,增加國內藥品供應韌性,聽聽專家和學者怎麼說。
日期: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