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傳出將整併私立中華大學,由於兩校錄取分數落差最高相差189分,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不過清華大學說明,兩校學生畢業證書不會受影響;中華大學也表示,最快114學年開始停招退場,並將土地、校舍及7億多校務基金捐給清大。
日期:2024-11-23
貿協周五(11/22)率團拜會泰國最大商業集團卜蜂(正大)集團(Charoen Pokphand),卜蜂集團向貿協介紹旗下八大事業部門,並表示卜蜂除既有食品領域,也提及其能源部門特別重視綠能產業發展,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則藉機介紹,貿協作為台灣與國際對接的產業平台。卜蜂集團起源於1921年代,第一代創辦人為來自中國廣東的移民謝易初、謝少飛兄弟,兄弟倆在泰國曼谷和中華民國汕頭分別成立「正大莊菜籽行(Chia Tai Chung)」和「正大種籽農業公司」,業務為從中國進口種子銷售泰國農民,並從事農產品種子培育、改良和推廣等業務,如今集團經營者已來到第四代。隨後,謝氏兄弟的種子商店業務成功,兄弟倆開始跨足生產動物飼料,因此卜蜂集團也是飼料產量居世界數一數二的集團。後集團跨足零售、電信、金融、地產、製藥、機械加工等領域,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東協知名多元化跨國集團。黃志芳會後指出,台灣市場對於卜蜂集團最熟悉的就是食品產業,不過泰國卜蜂集團也有能源等部門,對綠能、生技等產業也很重視,台灣也很重視、推動,因此希望將台灣許多好的企業、品牌,能透過貿協這個平台,藉由曼谷台貿中心甚至組訪問團來對接。
日期:2024-11-22
AI時代來臨,許多企業都在焦慮:到底要不要導入AI?該怎麼做?導入後我有什麼風險?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週五(11/22)給出答案,他指出,企業應建立「數位韌性」,不僅要讓全部員工都參與導入、學習AI,也得將資源分配在創新事業。
日期:2024-11-22
經濟部長郭智輝週五(11/22)出席《今周刊》主辦的「2025第三屆全球經濟展望論壇:全球變局 台灣契機」,郭智輝表示,全球9成的AI伺服器出自台灣廠商,政府將以成為全球AI影響力中心為願景,持續推動AI產業創新與應用。「未來將促進百工百業導入AI,打造台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4年內將提升製造業導入AI應用的普及率至50%,並培育20萬名AI人才」。郭智輝透露,除了AI之外,政府會持續推動半導體以及軍工等信賴產業的發展,穩固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強化半導體業供應鏈的安全,並積極建立無人機自主研發能量。「這些都是台灣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只要能夠創造出領先的地位,AI 應用於大健康與運動領域,將成為台灣未來『護國神山山脈』。」
日期:2024-11-22
國立清華大學於2016年底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合校後,再度傳出擬合併私立中華大學,並設立「半導體學院」。清華大學表示,最近確曾與中華大學接觸了解雙方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性,認為對半導體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有助益;中華大學則表示樂觀其成,校長劉維琪說,最快114學年度停招。中華大學召開「校務發展重大說明會」,校長劉維琪表示,若合校計畫順利,未來就會停招,把現有學生照顧好才停辦,至於停辦以後,地就可以捐給清華大學,甚至在還沒有停辦之前,也歡迎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院來使用,清大很需要有土地有空間來建一個大樓,來發展半導體人才培育。劉維琪強調,可以去看看中華大學財報,現金加銀行存款都不短少,整體來看差不多有接近7億,沒有虧損累累的問題。為了學校長遠發展,希望能做更大的事,變成台灣之光,讓校地變成國際級的基地。至於清大校長高為元出席校內上樑典禮時證實,的確有與中華大學討論整併案,特別強調是「整併」不是「合併」,因為對學生的影響大不同。
日期:2024-11-22
國內外觀賞水晶蝦市場需求龐大,但專門經營水晶蝦的店家卻相對稀少。為了推廣水晶蝦,攻略水晶蝦負責人曾羿文於五年前創立了攻略水晶蝦,成為少見的水晶蝦專賣店。他致力於透過研究、改良和量化的方式,降低門檻,讓更多人輕鬆入門。今年,他加入數位共好計畫,借助AI工具和電商平台的支持,拓展推廣管道,不僅讓經營更加多元,營業額也因此成長近三成。
日期:2024-11-22
「做環保是我最快樂的事情,我小時候在屏東鄉下,馬路是可以曬稻,是有汽車也有牛車的地方,海邊到處沙灘都是貝殼,但當我念國中的時候,海邊沙灘的貝殼少了…」壽險公會理事長、金融總會代理理事長陳慧遊週三(20日)在「金融業環境宣言簽署活動」上,這樣分享自己對自然環境的感情。
日期:2024-11-20
嘉義市「二通」舊城區裡,近年出現許多質感店家,展現在地獨特的城市美學。作為重要推手的嘉義市府,如何落實年輕人的創新設計,為老城注入商業活水?
日期:2024-11-20
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之際,台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以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其中全台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員山1號井」於113年10月21日舉行開鑽典禮,展現我國在地熱能技術上的突破,並進一步提升能源自主能力,為淨零轉型注入新動能。
日期: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