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396)蘋果在九月十二日發表iPhone 15(下稱i15)系列,各界多認為四款新機沒有極度亮眼的創新之處,與前一代產品相比之下,新機最顯而易見的差異,可能只有蘋果用了十年的Lightning接口,在新機全面改為USB-C接口。
日期:2023-09-20
今周刊編按:蘋果(Apple)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將於6/6登場,被稱為「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的郭明錤,也分享了對此次WWDC的幾項觀點;他認為市場比起即將發布的混合實境(MR)眼鏡,也許更關注AI發展。郭明錤指出6點分別如下:1. 若Apple AR/MR頭戴裝置發布成功,將對3D交互設計與3D電腦圖像帶來巨大影響 (猶如ChatGPT對AI/AIGC)。2. 長期而言,Apple AR/MR頭戴裝置的成功關鍵因素在於能否與AI/AIGC高度整合。3. 投資人近期對Apple何時推出類似ChatGPT服務的關注度,高於Apple AR/MR頭戴裝置。4. 若Apple在WWDC發佈AIGC服務,投資人認為有助與延續目前的AI投資情緒。若Apple的AIGC服務需要較高硬體規格,則有機會帶動硬體換機潮。5. 在Nvidia提出擊敗市場共識的2Q財測後,與AI相較,投資人明顯對未來2年內可能仍難對供應商有顯著營收與利潤貢獻的Apple AR/MR頭戴裝置興趣降低。6. 不過,若Apple的AR/MR頭戴裝置發布能顯著優於市場預期,加上2H23新款iPhone、Apple Watch與Mac大量出貨並推升營收與利潤,預期仍能有利Apple與關鍵供應商的股價。
日期:2023-06-05
鴻海長年是蘋果iPhone Pro系列的獨家組裝廠地位,終於要被陸廠立訊打破了嗎?這是2022年最後一周,鴻海最受矚目的市場消息。但在鴻海眼中,隨著大客戶蘋果持續將供應鏈分散至中國以外,而且從iPad、AirPods到iPhone各系列都有,所謂獨家代工這回事,似乎不是那麼重要了。其次,在美中科技戰及地緣政治風險下,同樣是iPhone組裝廠,紅色供應鏈能否像鴻海、和碩及緯創一樣,順利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建立一定產能,如今已不無疑問。同樣重要的是,在印度政府、蘋果及鴻海的三方各自推動下,未來十年印度組裝iPhone產能與中國之間的差距,可望快速拉近,2025年印度就可能達到全球iPhone組裝佔比的兩成,長期甚至超過40%。換句話說,隨著未來鴻海在印度的iPhone產能大增,憑藉在印度加上中國的產能總和,將使任何打入iPhone組裝陸廠的產能佔比更小。
日期:2022-12-30
今周刊編按:有「iPhone城」之稱的富士康鄭州廠,有高達30萬名工人在此工作,先前因防疫管控措施引發騷動、導致部分生產停擺,鴻海今天下午提出兩點說明:1. 自10月份疫情發生以來,我們與地方政府、客戶密切聯繫與合作,在遵守官方的防疫政策下,照護員工健康以及安全生產一直是公司始終堅持的首要經營原則。我們也盡力維護員工權益,讓現有與新進員工都能受到最好照顧,一起度過此波疫情。2. 目前整體疫情已經受到控制,11月份是本次疫情影響最大的期間。我們除了調配不同廠區產能支應外,先前也已經開始招募新進員工,逐步往恢復正常產能的方向進行,預估第四季營運展望將與外界預期大致相當。另外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鴻海正盡全力招聘新員工,順利的話,未來三~四周應可以全線正常生產,意即12月底至明年1月初可恢復滿載產能。
日期:2022-12-05
在鴻海鄭州廠染疫事件爆發後,蘋果與鴻海不尋常地同於11月7日分別發表聲明。若深層解讀蘋果聲明,可發覺鴻海的「獨家代工」優勢,正面臨競爭者挑戰。
日期:2022-11-16
編按:市場近日傳出,由於蘋果iPhone 14 Pro系列高階機種熱賣,蘋果要求鴻海把原來iPhone 14的產能,轉為生產iPhone 14 Pro系列。這不僅將使高階款的iPhone 14 Pro增產一成,A16晶片獨家代工廠台積電,與鏡頭供應商大立光的出貨動能同步拉高,預期力道將延續至11月。經濟部統計也顯示,受惠蘋果新機拉貨,我國8月外銷訂單不僅由黑翻紅,年增2%至545.9億美元,更創下歷年的8月新高。可以說,這顆蘋果今年又是台灣電子業的救命符。(原文發稿時間為2022/09/03,更新時間為2022/09/22)
日期:2022-09-22
蘋果出新機,這是全球科技界與消費市場的年度盛事。本期封面故事,我們報導新iPhone將引發的種種效應,但某種程度,報導的真正主角更像是目前為數約達七億的「果粉」。新機將引發的連串效應,其實,可從這群果粉大軍的特質開始談起。
日期:2022-09-07
蘋果iPhone 14來了!這支手機,在全球果粉眼裡,是大夥盼了5年、第一支真正實現全螢幕的手機;然而,在電子業者眼裡,它卻是2022年,抵抗頹勢的救援投手。
日期:2022-09-07
根據《財訊》報導,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因為一份產業報告,竟被外界形容為「引發台灣國安危機」。這讓他決定打破沉默,除了澄清質疑,也首度分享轉戰香港證券界的心路歷程。
日期:2022-09-05
今年適逢4G與5G轉型期,原先並不看好手機的銷售。但iPhone 11上市意外獲青睞,純度愈高的蘋果概念股,明年業績展望也更加樂觀。
日期:201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