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4編按:德國、奧地利、盧森堡、葡萄牙與丹麥5國環境部長,13日在COP26(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中發表聯合聲明,表態拒絕將核能納入歐盟投資的永續清單,奧地利指出核能並非乾淨能源,而德國則是表示核能風險過大、昂貴、發展緩慢且有替代方案,明確表示了「核能非綠能」的認知。以下為沃草針對反核公投專題,是否需要重啟核四的探討。
日期:2021-11-14
2021年9月25日(六)下午,國發會與開放文化基金會合作,於臺北國際藝術村舉辦「開放政府週末論壇」,邀集數位政委唐鳳和各界人士開講,討論開放政府如何協助防疫、幫助青年參與、落實公民監督。本次活動因應中央防疫降級,採實體和線上混合模式舉辦,並全程在國發會及開放文化基金會臉書粉專直播。
日期:2021-11-05
在台灣的能源地圖上,有一群來自民間的力量,從校園、水力發電廠到水泥廠,以綠能帶動地方創生的故事,正在創造新典範。
日期:2021-07-07
台灣國土破碎、工農混雜,造成環境與公安危險。除了農地違章工廠,夾處在國土保育區、農業發展區的合法中高汙染工廠也亟待整體規畫。
日期:2021-06-23
「吉仲,你不是很注重環保嗎?百萬棵樹你砍得下去?」「我一棵樹都沒砍!」去年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記者會上,公開央行前總裁彭淮南親自打給自己的這段對話,讓「平地造林」政策一度躍上鎂光燈焦點。
日期:2021-06-16
編按:興達電廠1號機昨(17)晚再傳出,因鍋爐燃燒管理系統模組故障,導致系統停機,民眾又再度收到國家級「停電警報」,C、D組又被分區輪流供電。 台電解釋,這是由於用電吃緊又逢興達電廠1號機跳機故障,加上部分機組還再大修,欲以水力發電補足缺口,卻又碰上水情不佳等情況,造成系統裝置容量與用電量,有供需不平衡的狀況,因此有部份用戶需停電。 解釋了老半天,不少民眾還是霧颯颯,不是說不缺電嗎,怎麼電還會不夠用?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以球賽比喻,用白話文告訴你,我們的電力系統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日期:2021-05-18
為降低機車碳排,環保署2020年實施「油電並行補助」,除了電動機車,也鼓勵燃油機車「汰舊換新」,並首度補助七期燃油機車,導致七期機車補助數量大幅成長、遠超過電動機車,遭批大走減碳回頭路。民進黨立委洪申翰統計,2020年1~10月全國電動機車銷售量,較前一年下滑52.6%。近日環保署拍板,2022年1月起將全面停止補助七期燃油機車,僅補助汰舊換新的電動機車。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又要從哪些項目比較? 本文從電動車與燃油車大PK來一探究竟。
日期:2021-03-26
日本311福島核災十周年,《今周刊》針對核電議題進行「國人核電意向大調查」,結果顯示49.1%民眾支持適度調漲住宅電價,74.8%的民眾支持適度調漲工業電價。針對民調結果,環保團體認為反映出民眾看待環境態度改變,而政府除了調整既有電價,也應將民調結果納入施政參考。
日期:2021-03-12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興建計畫,由於恐破壞桃園大潭藻礁的生態環境,環保團體發動「真愛藻礁公投連署」,近期意外獲得在野黨響應,挑動府院黨敏感神經。這項公投連署同時牽涉能源轉型、以及將在8月登場的「核四重啟公投」,使這個長達20多年的的環境案,成為藍綠對決的新戰場。藻礁公投到底吵什麼?本文整理關鍵問題,帶讀者理解這個複雜的爭議。
日期:2021-02-26
近期台灣西南部空氣品質極差,以嘉義、台南、高雄一帶空氣品質最嚴重,尤其台南空氣品質指標(AQI)一度達到「紫爆」等級。不少人反映,清晨自家窗外能見度極低,隔壁鄰居都埋在霧霾當中,連彰化大佛、高雄地標85大樓都幾乎消失在霧霾之中,居民哀號像是「住進毒氣室」。懸浮微粒(PM2.5)經世界衛生組織所轄的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分類為「一級致癌物」,若透過呼吸進入人體,其健康風險男女老少都躲不過,民眾該如何自保呢?
日期: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