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2/17請辭後,由政務委員羅秉成暫時代理發言人至今,時隔85天後,總統府週五(5/12)發布總統令,特任林子倫為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是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第5屆委員及副執行長。
日期:2023-05-12
鏡電視在NCC設下諸多項附加條款下,在去年元月成為近10年首家准設的新聞台,但之後風波不斷。對此,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姚人多在臉書發表看法,以下是臉書全文:
日期:2023-05-07
沈棟在知名Podcast節目《百靈果News》宣傳新書《紅色賭盤》,分享在北京經商生動的所見所聞,引起聽眾熱烈迴響,YouTube瀏覽人次已近百萬。
日期:2023-04-26
全球通膨升息、地緣政治風險衝擊半導體產業,晶圓龍頭台積電(2330)週四(4/20)法說登場,對於資本支出及業績展望備受關注。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分析,今年全球半導體業營收雖大幅下滑,他斷言台積電在景氣循環時會最後落底,卻會最先反彈。吳金榮說,對包括IC設計業者來說,台積電先進製程大家搶著要,就算要砍單也是實在沒辦法才砍,但春燕來時卻會第一個找台積電下單。對於外界擔憂美國可能會在半導體產業部分扶植印度取代台灣、韓國,吳金榮表示現實上「可能性不大」,印度若要發展半導體,沒個10幾20年很難。但他也示警股神巴菲特之所以點名台積電,就是因為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很麻煩」,因此台灣半導體布局仍得非常小心。
日期:2023-04-17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4-06
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日前宣布不登記參選2024立委,將全心投入「後盾計畫」。吳怡農接受《今周刊》專訪表示,中國花費不少力氣、資源以武力威脅台灣,台灣社會要做更好準備不是為了接戰、上戰場,是要嚇阻戰爭,「反戰、避戰的前提就是備戰」,唯有建立自身國防能力,才有可能落實中立與反戰。至於未來是否不排除重返政治領域,吳怡農笑說他這次的聲明不是「退休聲明」,是要說明他接下來這段時間要為台灣國安做更多貢獻,其中「後盾計畫」就是有實質影響的事。他強調,在國防改革上只要有機會與行政、立法部門合作,他絕對會全力以赴。對於日前有多名學者發動反戰聲明連署,稱俄羅斯雖是俄烏戰爭主要發起戰爭之犯罪者,但挑釁主犯是美國,從犯是英國,設圈套的人比動手殺人更糟糕。吳怡農直言,所有討論與辯論都應基於事實且符合邏輯,「期待這些學者能多看新聞、多讀歷史」。
日期:2023-03-21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2-24
基輔獨立廣場前,有一面「萬國旗牆」,這牆面上貼了57個國家的國旗,代表來自57個國家的勇士,投入烏克蘭的國土保衛戰,而在左上角的位置,就是一面顯眼的青天白日滿地紅。開戰以來,我們陸續聽聞有台灣人出發,有些人因為接受訪問而曝光,還有許多人瞞著家人默默前行,就我了解,也有部分從海外直接飛去烏克蘭,具體人數多少?官方沒有數據難以確認,但萬國旗牆上每一面國旗,都有非官方統計的參戰與死亡人數,台灣國旗上寫的是「10人在此(10 Here)」。
日期:2023-02-23
華爾街日報今(8)日晚間引述多位知情人士的說法報導,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一個多月前致函北京高層警告,若繼續執行嚴格的防疫清零政策,將威脅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樞紐地位,並希望中方對富士康鄭州廠區的防疫限制措施能更透明。報導指出,郭董發出信函至北京後,中國對清零政策的口徑開始改變,先是11月初官方喉舌人民日報旗下的健康時報,敘述新冠肺炎的症狀相對溫和、時間較短,一改過去強調疫情嚴重性及長期健康損害的說法。到了11月11日,北京開始推出防疫鬆綁措施,儘管地方政府對中央政策仍有不同解讀。但郭台銘辦公室今天晚間回應,「創辦人辦公室嚴正否認,並無報導內容相關情事」。
日期:2022-12-08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2-11-18